三更半夜:古代曆法,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兩個小時.一夜分五更,半夜正值三更,三更即是子時,即當夜23時起到翌日1時止,共兩個小時,為夜深之時.三更和半夜實際上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類似的成語有:半斤八兩.成語出處:《宋史·趙昌言傳》:「四人者(陳象輿、胡旦、董儼、梁灝)日夕會昌言第.京師為之語曰:'陳三更,董半夜'.」意思是給陳象輿起外號「陳三更」,給董儼起外號為「董半夜」,至此「三更半夜」流傳宋汴京城內,起初為貶義詞用。
@yuty
頂0
加入收藏
相關問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