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逝世。他在臨終前,將帝國分與兩個兒子阿卡迪烏斯和霍諾里烏斯繼承,隨即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羅馬定都君土坦丁堡,西羅馬仍定都羅馬。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後,西哥特人首領阿拉里克不斷入侵羅馬帝國。東西羅馬帝國不是團結起來一致抗敵,而是互相希望對方與阿拉里克兩敗俱傷,坐視阿拉里克強大,這也為羅馬帝國的消亡埋下了伏筆。公元476年,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6歲的西羅馬皇帝羅慕洛。就這樣,這個曾稱霸地中海,歷時12世紀的奴隸制大帝國,終於在奴隸起義和外族入侵下,覆沒了。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常年戰爭導致東羅馬帝國力量的削弱。1453年,拜占庭帝國為鄂圖曼帝國所滅。
東西羅馬如何分裂和滅亡[朗讀]
@content
頂0
加入收藏
相關問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