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非吾義錙銖勿視,義之得千駟無愧。——《遜志齋集》。
27、言不苟出,行不苟為;擇善而後從事。——(漢)劉向。
28、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9、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移。——《六韜·上賢》。
30、居其位,安其職,盡其誠而不逾其度。——(清)王夫之。
31、勤能補拙,儉以養廉。——清·金纓《格言聯璧·從政》。
32、慎則禍之不及,貪則災之所起。——唐·姚崇《辭金戒》。
33、罰一人,則千恐;濫一罪,則百夫愁。——(唐)陳子昂。
34、賞厚可令廉士動心,罰重可令凶人喪魄。——(唐)韓愈。
35、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宋·蘇軾《赤壁賦》。
36、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唐)韓愈。
37、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明·于謙《入京》。
38、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左傳》。
39、人情得足,苦於放縱,快須臾之欲,望慎罰之義。——范曄。
40、政以得賢為本,治以去穢為務。——《資治通鑑》卷四十九。
4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禮記》。
4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43、致理必在懲貪,懲貪莫先旌廉。——清·王命岳《懲貪議》。
44、貪慾者,眾惡之本;寡慾者,眾善之基。——(明)王廷相。
45、先謀後事者逸,先事後謀者失。——《舊唐書·陳子昂傳》。
46、上清而無欲,則下正而民朴。——漢·劉向《說苑·說叢》。
47、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荀子·不苟》。
48、上邪下難正,從枉不可驕。——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
49、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
50、貪利者害己,縱慾者戕生。——清·金纓《格言聯璧·悖凶》。
27、言不苟出,行不苟為;擇善而後從事。——(漢)劉向。
28、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9、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移。——《六韜·上賢》。
30、居其位,安其職,盡其誠而不逾其度。——(清)王夫之。
31、勤能補拙,儉以養廉。——清·金纓《格言聯璧·從政》。
32、慎則禍之不及,貪則災之所起。——唐·姚崇《辭金戒》。
33、罰一人,則千恐;濫一罪,則百夫愁。——(唐)陳子昂。
34、賞厚可令廉士動心,罰重可令凶人喪魄。——(唐)韓愈。
35、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宋·蘇軾《赤壁賦》。
36、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唐)韓愈。
37、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明·于謙《入京》。
38、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左傳》。
39、人情得足,苦於放縱,快須臾之欲,望慎罰之義。——范曄。
40、政以得賢為本,治以去穢為務。——《資治通鑑》卷四十九。
4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禮記》。
4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43、致理必在懲貪,懲貪莫先旌廉。——清·王命岳《懲貪議》。
44、貪慾者,眾惡之本;寡慾者,眾善之基。——(明)王廷相。
45、先謀後事者逸,先事後謀者失。——《舊唐書·陳子昂傳》。
46、上清而無欲,則下正而民朴。——漢·劉向《說苑·說叢》。
47、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荀子·不苟》。
48、上邪下難正,從枉不可驕。——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
49、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
50、貪利者害己,縱慾者戕生。——清·金纓《格言聯璧·悖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