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多一次重溫我黨的歷史,心中就多增添一份信念。常溫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可以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四史」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學習「四史」也是守護初心勇擔使命、應對需求與挑戰的保證。為此,我們要從「四史」教育中汲取信仰之力,把穩思想之舵、從「四史」教育中汲取黨性之力,讓初心薪火相傳、從「四史」教育中汲取發展之力,把使命勇擔在肩 「四史」教育就是以史明志、以史為鑑。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我們應當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堅定四個自信,增強歷史擔當。疫情中,白衣天使的無私奉獻,科研工作者的辛苦鑽研,這些勇敢的逆行者們讓我們感受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面對疫情的突發,共產黨員們挺身在前,肩負責任和使命的他們成了疫情中一面鮮亮的旗幟。看到很多優秀黨員同志在這次應對新冠疫情中都勇於擔當、奮戰在第一線,就像之前我們黨史中革命先輩勇於承擔起復興中國的偉大使命,英勇無畏始終忠於黨的領導,我們也應當積極承擔自己的職責,不斷前行。
02。
從小就聽家中的老人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隨著深入學習「四史」,如今這一句話才真正刻在心上。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使我身臨其境的了解我黨走過的崢嶸歲月,深刻領會這些年國家的發展歷程。知史而愛黨、知史而愛國,增強我認識把握歷史規律和歷史趨勢的能力,知其所來、明其所趨,繼往開來、堅定前行。同時更加堅定了我成為一名共產黨人的決心,也讓我清醒看到前進的道路上依然充滿艱難險阻,以史鑑今、以史為師。我要充分汲取歷史智慧和經驗,堅持知行合一,切實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更加堅定地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牢記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也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奮鬥。
03。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在面對著疫情的重大考驗中,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對解決當前重點任務都有著迫切而重要的意義。
學「四史」可以堅定信仰、明確方向。無論是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還是社會主義發展史都讓我們知道: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尤其當我們真正把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回過去看看來時的路,再看看取得的進步,再想想我們要實現的偉大目標。從黨的一大的十三名代表到現在的九千萬黨員,從推翻三座大山到建立共和國,從救中國到增進民生福祉,從發展是硬道理到建設五個文明,從「一帶一路」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仰,更加明確自己的方向。
平素無華心懸明鏡,永葆奮鬥初心。鑑古知今,學史明智,我們當代青年應自覺主動學習「四史」,從「四史」的學習中獲得力量、明確方向、主動作為、勤學奮鬥,積極同一切不良思想作鬥爭,始終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完成「兩個一百年」階段性的歷史使命而奮勇前行。
04。
通過學習「四史」即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我學到了很多。習總書記指出:只有深入學習四史,才能堅守初心使命,不忘初心使命才能更加自覺,更加對目標堅定,才能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武裝思想的重中之重。現階段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給中國的百年大局及目標帶來了新的挑戰,但它並不能阻止我國向前發展的步伐。學習「四史」可以從歷史的長河中汲取治國便民的方法方案,以史為鑑從而知興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當代大學生是民族復興偉大進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新時代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勤學報國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和無限的機遇。而我作為山西師範大學的一名學生,這不免讓我聯想起我們校社聯及學生社團—一群有理想、有智慧、有活力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學習本領和技術,或許以我們現階段的力量並不能做出多麼轟轟烈烈的巨大貢獻,但我有看到校社聯及學生社團做出的成績,特別是236愛心社,旨在弘揚無私奉獻精神、展現當代大學生風采。其更是代表我校走出了校門,受到各大國家級、省級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持續深度報道。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大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05。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經常引用古人的話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今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繫起來」。認真學習四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四史」的基本經驗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只有透過歷史的表象,探尋歷史長河中的規律性認識,才能真正揭示中華民族能夠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根本原因,才能使文化自信具有深厚根基。「四史」學習過程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是我們增強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通過多樣化渠道了解「四史」,感知「四史」,從而激勵自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化初心為恆心,賡續奮鬥,不負韶華。「四史」教育我們應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力行,做到今昔對照、融會貫通,不斷增強聽黨話、跟黨走的自覺,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
06。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學習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全面闡述了學習「四史」的重大歷史意義。古語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青年大學生自覺加強對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必須「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努力使思想與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同行。
以史鑑今,資政育人。重視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要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最根本的途徑就是要堅持學習,尤其是「四史」學習。但同時我們要注意,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卻是需要突破。因此,我們在「四史」學習中,要跳出原有的知識體系、思維習慣等各種局限,自覺抵制各種落後於時代的錯誤認識和傾向,才能「從歷史走向未來」。
進行「四史」學習,是培養我們的思想覺悟,加強我們工作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要樹立崇高理想,從黨史、國史、改革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學習方法經驗,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07。
「四史」教育是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的統稱。「四史」教育的進一步推進,重點在於讓我們通過學習,深刻領會這些年國家發展的歷程。在歷史中感悟,在感悟中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付出不懈努力。
我們的中國經歷過無數苦難,我們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我們現在的幸福離不開前輩的辛苦奮鬥,中國的發展是由多少前輩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的一步步探索著走出來的。作為生活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我們應當明白——在需要我們開始擔當使命,實現中國夢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習前輩的發展歷程,理解前輩的傳承精神,才能站的更穩,走的更好,才能不辱使命的堅定不移的沿著前輩開闢的道路前行,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富強的國家砥礪前行。
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鑑、更好前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08。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不僅照亮了現實,也照亮了未來,這次四史學習,我更能了解過去,也更能看清未來,黨的歷史是我們寶貴的財富,重溫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知往鑒金,以史資政,把過往的經驗和智慧融匯於自身。通過這次的四史學習,使我認識到了我們在關注著時事的情況下也不可以忘記歷史。「四史」在時間上跨越500多年,我們要從根本出發,不忘初心,做新時代有理想,有追求的社會主義青年。「四史」內容雖然各有側重,但就是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真實寫照。這種歷史精神才是永恆的,值得我們傳承並發揚光大。
09。
清代龔自珍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由此可見,歷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絢爛歷史的國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近代史和現代史,我黨歷來重視學習歷史,善於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治國理政。黨史、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進行的探索史、奮鬥史、創業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而黨史、新中國史是這一教科書中最重要的內容。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能讓黨員、幹部從黨發展壯大的歷史、新中國砥礪奮進的歷史中汲取養分和智慧。
學習「四史」,能更深入的了解革命先烈當年偉大的理想信念、體會革命先烈用意志和鮮血鑄就的革命精神,通過革命傳統教育,能讓年輕一代人民公僕對自己的肩負的使命有更直觀的認識,繼而提升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
10。
銘記歷史,開創未來:不忘戰爭珍視和平。科技昌明、百花齊放的今天,我們依然要牢牢記住為民族獨立和解放拋頭顱、灑熱血英雄們,沒有他們的犧牲也就沒有我們的現在。我們雖在和平年代,但國內外局勢紛繁複雜,作為肩負使命的時代新人,我們更應當傳承接力,做抗美援朝精神的弘揚者,將老一輩革命英雄舍小家為大家、捨生取義的偉大精神,化為奮鬥的不竭動力,銘記歷史,砥礪前行!通過學習"四史",我們能夠更好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加深對黨的初心使命的感悟,築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不同的時代賦予每個人不同的職責和使命、責任和擔當,我願不負韶華,爭做合格的時代新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多一次重溫我黨的歷史,心中就多增添一份信念。常溫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可以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四史」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學習「四史」也是守護初心勇擔使命、應對需求與挑戰的保證。為此,我們要從「四史」教育中汲取信仰之力,把穩思想之舵、從「四史」教育中汲取黨性之力,讓初心薪火相傳、從「四史」教育中汲取發展之力,把使命勇擔在肩 「四史」教育就是以史明志、以史為鑑。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我們應當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堅定四個自信,增強歷史擔當。疫情中,白衣天使的無私奉獻,科研工作者的辛苦鑽研,這些勇敢的逆行者們讓我們感受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面對疫情的突發,共產黨員們挺身在前,肩負責任和使命的他們成了疫情中一面鮮亮的旗幟。看到很多優秀黨員同志在這次應對新冠疫情中都勇於擔當、奮戰在第一線,就像之前我們黨史中革命先輩勇於承擔起復興中國的偉大使命,英勇無畏始終忠於黨的領導,我們也應當積極承擔自己的職責,不斷前行。
02。
從小就聽家中的老人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隨著深入學習「四史」,如今這一句話才真正刻在心上。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使我身臨其境的了解我黨走過的崢嶸歲月,深刻領會這些年國家的發展歷程。知史而愛黨、知史而愛國,增強我認識把握歷史規律和歷史趨勢的能力,知其所來、明其所趨,繼往開來、堅定前行。同時更加堅定了我成為一名共產黨人的決心,也讓我清醒看到前進的道路上依然充滿艱難險阻,以史鑑今、以史為師。我要充分汲取歷史智慧和經驗,堅持知行合一,切實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更加堅定地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牢記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也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奮鬥。
03。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在面對著疫情的重大考驗中,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對解決當前重點任務都有著迫切而重要的意義。
學「四史」可以堅定信仰、明確方向。無論是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還是社會主義發展史都讓我們知道: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尤其當我們真正把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回過去看看來時的路,再看看取得的進步,再想想我們要實現的偉大目標。從黨的一大的十三名代表到現在的九千萬黨員,從推翻三座大山到建立共和國,從救中國到增進民生福祉,從發展是硬道理到建設五個文明,從「一帶一路」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仰,更加明確自己的方向。
平素無華心懸明鏡,永葆奮鬥初心。鑑古知今,學史明智,我們當代青年應自覺主動學習「四史」,從「四史」的學習中獲得力量、明確方向、主動作為、勤學奮鬥,積極同一切不良思想作鬥爭,始終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完成「兩個一百年」階段性的歷史使命而奮勇前行。
04。
通過學習「四史」即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我學到了很多。習總書記指出:只有深入學習四史,才能堅守初心使命,不忘初心使命才能更加自覺,更加對目標堅定,才能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武裝思想的重中之重。現階段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給中國的百年大局及目標帶來了新的挑戰,但它並不能阻止我國向前發展的步伐。學習「四史」可以從歷史的長河中汲取治國便民的方法方案,以史為鑑從而知興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當代大學生是民族復興偉大進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新時代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勤學報國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和無限的機遇。而我作為山西師範大學的一名學生,這不免讓我聯想起我們校社聯及學生社團—一群有理想、有智慧、有活力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學習本領和技術,或許以我們現階段的力量並不能做出多麼轟轟烈烈的巨大貢獻,但我有看到校社聯及學生社團做出的成績,特別是236愛心社,旨在弘揚無私奉獻精神、展現當代大學生風采。其更是代表我校走出了校門,受到各大國家級、省級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持續深度報道。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大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05。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經常引用古人的話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今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繫起來」。認真學習四史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四史」的基本經驗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只有透過歷史的表象,探尋歷史長河中的規律性認識,才能真正揭示中華民族能夠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根本原因,才能使文化自信具有深厚根基。「四史」學習過程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是我們增強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通過多樣化渠道了解「四史」,感知「四史」,從而激勵自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化初心為恆心,賡續奮鬥,不負韶華。「四史」教育我們應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力行,做到今昔對照、融會貫通,不斷增強聽黨話、跟黨走的自覺,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
06。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學習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全面闡述了學習「四史」的重大歷史意義。古語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青年大學生自覺加強對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必須「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努力使思想與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同行。
以史鑑今,資政育人。重視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要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最根本的途徑就是要堅持學習,尤其是「四史」學習。但同時我們要注意,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卻是需要突破。因此,我們在「四史」學習中,要跳出原有的知識體系、思維習慣等各種局限,自覺抵制各種落後於時代的錯誤認識和傾向,才能「從歷史走向未來」。
進行「四史」學習,是培養我們的思想覺悟,加強我們工作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要樹立崇高理想,從黨史、國史、改革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學習方法經驗,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07。
「四史」教育是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的統稱。「四史」教育的進一步推進,重點在於讓我們通過學習,深刻領會這些年國家發展的歷程。在歷史中感悟,在感悟中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付出不懈努力。
我們的中國經歷過無數苦難,我們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我們現在的幸福離不開前輩的辛苦奮鬥,中國的發展是由多少前輩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的一步步探索著走出來的。作為生活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我們應當明白——在需要我們開始擔當使命,實現中國夢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習前輩的發展歷程,理解前輩的傳承精神,才能站的更穩,走的更好,才能不辱使命的堅定不移的沿著前輩開闢的道路前行,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富強的國家砥礪前行。
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鑑、更好前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08。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不僅照亮了現實,也照亮了未來,這次四史學習,我更能了解過去,也更能看清未來,黨的歷史是我們寶貴的財富,重溫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知往鑒金,以史資政,把過往的經驗和智慧融匯於自身。通過這次的四史學習,使我認識到了我們在關注著時事的情況下也不可以忘記歷史。「四史」在時間上跨越500多年,我們要從根本出發,不忘初心,做新時代有理想,有追求的社會主義青年。「四史」內容雖然各有側重,但就是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真實寫照。這種歷史精神才是永恆的,值得我們傳承並發揚光大。
09。
清代龔自珍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由此可見,歷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絢爛歷史的國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近代史和現代史,我黨歷來重視學習歷史,善於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治國理政。黨史、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進行的探索史、奮鬥史、創業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而黨史、新中國史是這一教科書中最重要的內容。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能讓黨員、幹部從黨發展壯大的歷史、新中國砥礪奮進的歷史中汲取養分和智慧。
學習「四史」,能更深入的了解革命先烈當年偉大的理想信念、體會革命先烈用意志和鮮血鑄就的革命精神,通過革命傳統教育,能讓年輕一代人民公僕對自己的肩負的使命有更直觀的認識,繼而提升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
10。
銘記歷史,開創未來:不忘戰爭珍視和平。科技昌明、百花齊放的今天,我們依然要牢牢記住為民族獨立和解放拋頭顱、灑熱血英雄們,沒有他們的犧牲也就沒有我們的現在。我們雖在和平年代,但國內外局勢紛繁複雜,作為肩負使命的時代新人,我們更應當傳承接力,做抗美援朝精神的弘揚者,將老一輩革命英雄舍小家為大家、捨生取義的偉大精神,化為奮鬥的不竭動力,銘記歷史,砥礪前行!通過學習"四史",我們能夠更好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加深對黨的初心使命的感悟,築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不同的時代賦予每個人不同的職責和使命、責任和擔當,我願不負韶華,爭做合格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