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根據《安徽省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領導小組關於印發推深做實「百千萬」工程紮實開展「六項行動」的通知》(皖集體經濟組1號)和宣城市《關於開展「一抓六動」專項行動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文件精神,結合《廣德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規劃(2019—2022年)》,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百千萬」工程和宣城市「一抓六動」專項工程,推深做實「一抓雙促」工程,強化政策支持,探索有效形式,創新工作機制,逐步建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機制,高標準、主質量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為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目標任務
到今年底,全市133個村(桃州鎮的昇平、天壽、景賢和祠山崗茶場4個非農社區不包括)年經營性收入不低於10萬元;實現當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31個。
三、重點工作
全面貫徹執行《廣德市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十條意見》,圍繞資源開發、資產盤活、產業帶動、服務創收、物業租賃、鄉村旅遊、社會幫扶、股份合作等八大主要路徑,通過紮實開展「五個強化」行動,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長機制,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一)做好資金保障。進一步發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功能,除上級財政資金外,市財政安排配套扶持資金,分別對18個重點扶持村(其中中央扶持村13個,省級扶持村3個,市級扶持村2個)按每村50萬元標準全部補足資金。市、鄉鎮兩級要安排專項工作經費,並將配套資金和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保障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順利推進。(牽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鄉鎮)。
(二)突出市場導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注重以市場化手段推動集體經濟發展。鞏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健全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治理機制,推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體化運營,強化市場主體地位,發揮功能作用。探索推行村企聯建、村銀結對、村社合作等方式,用好金融資金、工商資本、社會資源三類要素,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探索「黨支部+公司+農戶」等模式,培強市場主體、延長產業鏈條,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牽頭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委組織部;配合單位:各鄉鎮)。
(三)落實用地政策。依據國土空間規劃,通過增減掛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礦廢棄地復墾等方式,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用於農村產業發展。嚴格落實徵收集體土地留地安置政策,安排不低於實際徵收面積5%的留用地,作為村集體發展建設用地,或採取等價置換工商業用房等方式進行補償。結合新編村莊規劃預留一定規模建設地,保障好新產業新業態、鄉村文旅設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及產業融合發展等項目用地。探索工業項目飛地模式,建立園區與村居聯結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村級集體工業項目集中入園區。(牽頭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各鄉鎮)。
(四)強化黨建引領。深入貫徹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進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在鄉鎮設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指導辦公室,明確專人負責。向鄉村振興重點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示範推動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強縣鄉農經幹部隊伍建設,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管理指導。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致富帶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退役軍人、高校生等參與集體經濟發展,打造一支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村經營人才隊伍。(牽頭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鄉鎮)。
(五)建立幫扶聯動。強化政府幫扶引導,落實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包村聯繫制度,確保每個重點扶持村有1名縣級黨政班子負責同志具體包聯,定期調研指導,幫助解決難題。鄉鎮黨政負責同志要對所轄村包保聯繫實行全覆蓋,每季度現場調度項目推進情況不少於1次。引導企業輻射帶動,持續推進農村「三變」,探索村企合作、村企聯建等,通過提供資本要素、指導生產經營、發展上下游產業等,帶動集體經濟發展。整合社會資源力量,鼓勵社會資本與村集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促進集體經濟發展。探索建立強村與弱村結對幫扶機制,實行合作共建、抱團發展。(牽頭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各鄉鎮)。
四、保障措施
(一)明確工作責任。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在市集體經濟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由市集體經濟辦牽頭組織實施,市集體經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組織、財政和農業農村部門統籌推進,有關部門支持配合,市主導推動、鄉村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加強組織領導,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二)抓好組織實施。各鄉鎮要考慮各村發展階段和條件,採取「一村一策」等方式,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對基礎條件較好的村,著重完善體制機制,加強規範管理,持續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對有一定集體資產資源條件、但缺少經營性資金的村,著重給予引導性支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經營管理指導,提升自主發展能力。建立項目庫,加強項目建設過程把控,綜合考慮實施周期、預期收益、風險隱患等因素,對集體經濟項目申報審批、運營管理、竣工驗收實行全程監管,提高項目建設質量。
(三)強化考核激勵。把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納入全市黨建+發展雙百分制考核、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鄉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市集體經濟辦公室對各鄉鎮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建立月報告制度,每月25日將當月工作進展情況上報。實行獎懲制度,對領導重視、工作業績突出的鄉鎮、村要進行表彰,對工作中湧現的優秀人員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措施不力、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任務未完成或弄虛作假造成惡劣影響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百千萬」工程和宣城市「一抓六動」專項工程,推深做實「一抓雙促」工程,強化政策支持,探索有效形式,創新工作機制,逐步建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機制,高標準、主質量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為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目標任務
到今年底,全市133個村(桃州鎮的昇平、天壽、景賢和祠山崗茶場4個非農社區不包括)年經營性收入不低於10萬元;實現當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31個。
三、重點工作
全面貫徹執行《廣德市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十條意見》,圍繞資源開發、資產盤活、產業帶動、服務創收、物業租賃、鄉村旅遊、社會幫扶、股份合作等八大主要路徑,通過紮實開展「五個強化」行動,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長機制,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一)做好資金保障。進一步發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功能,除上級財政資金外,市財政安排配套扶持資金,分別對18個重點扶持村(其中中央扶持村13個,省級扶持村3個,市級扶持村2個)按每村50萬元標準全部補足資金。市、鄉鎮兩級要安排專項工作經費,並將配套資金和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保障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順利推進。(牽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鄉鎮)。
(二)突出市場導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注重以市場化手段推動集體經濟發展。鞏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健全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治理機制,推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體化運營,強化市場主體地位,發揮功能作用。探索推行村企聯建、村銀結對、村社合作等方式,用好金融資金、工商資本、社會資源三類要素,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探索「黨支部+公司+農戶」等模式,培強市場主體、延長產業鏈條,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牽頭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委組織部;配合單位:各鄉鎮)。
(三)落實用地政策。依據國土空間規劃,通過增減掛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礦廢棄地復墾等方式,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用於農村產業發展。嚴格落實徵收集體土地留地安置政策,安排不低於實際徵收面積5%的留用地,作為村集體發展建設用地,或採取等價置換工商業用房等方式進行補償。結合新編村莊規劃預留一定規模建設地,保障好新產業新業態、鄉村文旅設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及產業融合發展等項目用地。探索工業項目飛地模式,建立園區與村居聯結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村級集體工業項目集中入園區。(牽頭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各鄉鎮)。
(四)強化黨建引領。深入貫徹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進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在鄉鎮設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指導辦公室,明確專人負責。向鄉村振興重點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示範推動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強縣鄉農經幹部隊伍建設,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管理指導。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致富帶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退役軍人、高校生等參與集體經濟發展,打造一支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村經營人才隊伍。(牽頭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鄉鎮)。
(五)建立幫扶聯動。強化政府幫扶引導,落實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包村聯繫制度,確保每個重點扶持村有1名縣級黨政班子負責同志具體包聯,定期調研指導,幫助解決難題。鄉鎮黨政負責同志要對所轄村包保聯繫實行全覆蓋,每季度現場調度項目推進情況不少於1次。引導企業輻射帶動,持續推進農村「三變」,探索村企合作、村企聯建等,通過提供資本要素、指導生產經營、發展上下游產業等,帶動集體經濟發展。整合社會資源力量,鼓勵社會資本與村集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促進集體經濟發展。探索建立強村與弱村結對幫扶機制,實行合作共建、抱團發展。(牽頭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各鄉鎮)。
四、保障措施
(一)明確工作責任。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在市集體經濟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由市集體經濟辦牽頭組織實施,市集體經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組織、財政和農業農村部門統籌推進,有關部門支持配合,市主導推動、鄉村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加強組織領導,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二)抓好組織實施。各鄉鎮要考慮各村發展階段和條件,採取「一村一策」等方式,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對基礎條件較好的村,著重完善體制機制,加強規範管理,持續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對有一定集體資產資源條件、但缺少經營性資金的村,著重給予引導性支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經營管理指導,提升自主發展能力。建立項目庫,加強項目建設過程把控,綜合考慮實施周期、預期收益、風險隱患等因素,對集體經濟項目申報審批、運營管理、竣工驗收實行全程監管,提高項目建設質量。
(三)強化考核激勵。把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納入全市黨建+發展雙百分制考核、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鄉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市集體經濟辦公室對各鄉鎮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建立月報告制度,每月25日將當月工作進展情況上報。實行獎懲制度,對領導重視、工作業績突出的鄉鎮、村要進行表彰,對工作中湧現的優秀人員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措施不力、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任務未完成或弄虛作假造成惡劣影響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