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我校新冠肺炎疫情,立足於應對學校開學期間以及學生在校期間嚴峻複雜的防控形勢,提高防控和應對疫情的能力,有效防範疫情在學校的暴發,保障學生、教職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特制訂本預案。
一、組織體系
成立學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組。學校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擔任副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全面負責學校疫情應急處置的組織領導、預案制定、任務落實和督促檢查等。學校提前與漯河市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聯繫,漯河醫專三附院為新冠定點收治醫院,校內師生一旦出現疑似症狀要及時送院診治。
二、疫情報告人
學校主要負責人是疫情報告第一責任人。學校要安排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強、了解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的校醫為學校疫情報告人;各班輔導員、任課教師為班級的疫情報告責任人;在校學生為義務報告人。
三、疫情劃分
(一)一般病例:14天內無外出旅居史、未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確診病例的發熱/呼吸道症狀病例。
(二)高度可疑病例:14天內有疫情高發地區旅居史,或接觸過疑似/確診病例的發熱/呼吸道症狀病例。
(三)確診病例。
四、疫情報告
(一)學生。
1.學生本人出現或發現其他同學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應立即報告。2.學生在校內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向輔導員或任課教師報告,聽從教師安排,不能隱瞞病情。3.學生在家中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診,學生家長應將病情告知輔導員。4.報告內容包括:症狀、發病時間、有無其他人出現類似症狀、出現症狀後是否與他人接觸等。
(二)輔導員或任課教師。
1.輔導員或任課教師發現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的學生,或接到學生的報告後第一時間報告學校疫情報告人。2.報告內容:發病人數、發病者姓名、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情況、已採取的措施等。
(三)學校疫情報告人。
學校疫情報告人接報後要立即向校領導和疾控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沒有疫情也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
五、疫情應急處置流程
(一)發現一般病例。
1.入校體溫檢測時發現發熱病例。
(1)在入校體溫檢測過程中,發現學生體溫≥37.3,及時做好記錄,並立即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級別的口罩),將學生引導至隔離室,保健教師應使用體溫計進一步排查,體溫仍≥37.3的,應當立即上報學校負責人,通過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初步排除疑似的,要求學生家長到校接學生到漯河醫專三附院院發熱門診就醫。去醫院要避免乘公交、計程車等公共運輸工具,前往醫院路上和醫院內應當全程佩戴口罩。
(2)若學生自行到校,立即通知輔導員聯繫學生家長,通過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初步排除疑似的,要求學生家長到校接學生去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保健教師將發熱症狀學生帶到學校臨時隔離觀察區域等候(一人一室),詢問了解學生髮病的有關情況,如發病時間、主要症狀、有無其他人出現類似症狀、接觸人群的分布等,密切注意學生病情變化,並做好記錄,以供疾控機構調查時參考。
(3)輔導員將情況報告學校領導。經學校領導同意後,學校疫情報告人立即向屬地疾控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4)學生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老師前往探望,學校將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學生家長進行跟蹤了解,掌握相關信息,及時上報。
(5)病例經發熱門診或經檢測排除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繼續治療或集中隔離觀察,其密切接觸者可繼續上課或工作,無需停課,由家長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
(6)病例痊癒後,由保健教師根據醫療機構開具的診斷證明和隔離期限取消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2.在班級里發現發熱病例。
(1)輔導員或任課教師在班級里發現發熱症狀學生時,立即要求發熱學生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級別的口罩),報告保健教師,同時由各班班主任負責委派專門人員於早上上課前50分、第二節課間、第四節課後和下午放學後分別開窗通風,其中早上、中午和下午放學後,通風時間不得少於30分鐘,並做好通風記錄。
(2)保健教師接報後立即到達發熱學生所在教室,將發熱症狀學生帶到學校臨時隔離觀察區域(一人一室),用體溫計排查後,體溫仍≥37.3的,通過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初步排除疑似的,立即通知輔導員聯繫學生家長到校接學生到指定醫院就醫。同時詢問了解學生髮病的有關情況,如發病時間、主要症狀、有無其他人出現類似症狀、接觸人群的分布等,密切注意學生病情變化,並做好記錄,以供疾控機構調查時參考。
(3)輔導員將情況報告學校領導。經學校領導同意後,學校疫情報告人立即向漯河市疾控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4)輔導員安排班級其他同學轉移至備用教室隔離、上課,在轄區疾控機構指導下遵循分類處置原則完成處置工作。學校要提前預留出一定數量備用教室。
(5)消毒人員要對病例教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專業消毒,並做好記錄。具體措施:每日兩次對病例教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地面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mg/l~500mg/l消毒劑噴淋直至地面濕潤,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拖拭乾凈;對於樓內公區設施,如門窗把手、開關、洗手盆、水龍頭、蹲位沖水開關、台面等高頻接觸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乾凈,每天兩次。
(6)注意加強與患病學生家長的溝通,做好解釋工作,儘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不良的社會影響。學生家長到校後,應立即帶孩子到達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
(7)病例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老師前往探望,學校將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學生家長進行跟蹤了解,掌握相關信息,及時上報。
(8)病例經發熱門診鑒診或經檢測排除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繼續治療或集中隔離觀察,其密切接觸者可繼續上課或工作,無需停課,由家長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
(9)病例痊癒後,由保健教師根據醫療機構開具的診斷證明和隔離期限取消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10)住校學生如在班級出現發熱症狀,由學校安排專車送到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病例經發熱門診或經檢測排除疑似新冠病毒感染仍需集中隔離觀察的,由學校安排到學校臨時隔離觀察點集中隔離觀察。
3.在宿舍里發現發熱病例。
由宿舍管理人員主導,宿舍管理人員協助於每天早晨上課前集中測量體溫,並做好記錄。同時每間宿舍要配有體溫計。門衛、宿舍管理人員將學生體溫檢測表保管一周,然後統一交給學生管理科留存備查。
(1)學生出現發熱症狀時,立即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級別的口罩),及時報告宿舍長,由宿舍長或者學生本人立即報告輔導員或宿舍管理員,輔導員或宿舍管理員報告校醫或保健教師。期間,同宿舍人員立即打開窗戶,帶好口罩,嚴禁離開宿舍。
(2)輔導員和校醫接報後立即趕赴現場,校醫用體溫計排查後,體溫仍≥37.3的,應將學生引導至隔離觀察室,通過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初步排除疑似的,學校安排專車送學生到達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路途詢問了解學生髮病的有關情況,如發病時間、主要症狀、有無其他人出現類似症狀、發病接觸人群的分布等,密切注意學生病情變化,並做好記錄,以供疾控機構調查時參考。
(3)輔導員將情況報告學校領導。經學校領導同意後,學校疫情報告人立即向漯河市疾控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4)輔導員或宿舍管理員要安排同宿舍其他同學暫時到備用宿舍集中隔離,在轄區疾控機構指導下遵循分類處置原則完成處置工作。學校要根據住宿學生數量提前預留一定數量備用宿舍。
(5)消毒人員對病例所在宿舍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立即進行消毒,並做好記錄。具體措施:每天上午上課後開始使用紫外線消毒燈對病例所在宿舍進行消毒。消毒時不允許宿舍有人,且門窗必須緊閉,消毒時長30分鐘;對於樓內公區設施,如門窗把手、開關、洗手盆、水龍頭、蹲位沖水開關、台面等高頻接觸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停留3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乾凈,每天兩次。
(6)病例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老師前往探望,學校將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學生家長進行跟蹤了解,掌握相關信息,及時上報。
(7)病例經發熱門診鑒診或經檢測排除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繼續治療或集中隔離觀察,其密切接觸者可繼續上課或工作,無需停課,由家長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
(8)病例仍需集中隔離觀察的,家在本市的由家長接回居家隔離觀察,家在外地的由學校安排到學校臨時隔離觀察點集中隔離觀察。
(9)病例痊癒後,保健教師根據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和隔離期限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4.如經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
初步無法排除疑似的學生,應第一時間報告漯河市疾控中心、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衛生健康部門,由衛生健康部門指派120救護車將發熱學生接送至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
5.在校園其他場所發現發熱病例參照上述應急處置流程。
(二)發現高度可疑病例。
1.學校要在獲取信息後第一時間由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漯河市疾控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2.學校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排查本校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要採取隔離管理措施,並做好思想工作。3.在漯河市疾控機構的指導下做好病例所在學校場所的終末消毒。4.密切接觸者應集中隔離/居家觀察,學校無需停課。家在本市的密切接觸者要按照疾控機構的要求居家隔離觀察,家在外地的密切接觸者要在學校臨時隔離觀察點集中隔離觀察。5.病例連續兩次實驗室檢測陰性,應繼續隔離治療;發病天對病例和全部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且所有密切接觸者沒有出現可疑症狀,同時血常規和胸部ct檢測均正常,密切接觸者可以解除隔離,由家長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6.加強對校內教職工和學生的正確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和緊張情緒,避免謠言傳播,關注輿情,維護校園穩定。7.學校應提醒其他學生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報告輔導員,並及時就診。8.學校應儘量減少學校室內集體活動,增加學生室外活動。9.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經醫院診斷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和解除隔離後,由校醫根據醫療機構開具的診斷證明和隔離期限取消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三)發現確診病例。
1.學校要在獲取信息後第一時間由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漯河市疾控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2.學校立即停課,暫停學校的一切集體活動,停止校內人員相互之間和與外界的往來,等待衛生健康部門和教育部門的處理意見。3.學校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排查本校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要採取隔離管理措施,並做好思想工作。4.密切接觸者全部集中隔離14天,解除隔離前進行核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且所有密切接觸者沒有出現可疑症狀,同時血常規和胸部ct檢測均正常,密切接觸者可以解除隔離。其餘非密切接觸者的教師、學生和工勤人員等先居家在學校臨時隔離觀察點)隔離14天,無症狀者可解除隔離觀察,由上述人員居住地社區(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5.由轄區疾控機構對學校進行終末消毒和消毒後效果評估,依據終末消毒效果評估學校是否可以在解除隔離後恢復上課。6.加強對校內教職工和學生的正確引導,向全體師生員工公布疫情及其採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員工了解情況,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和緊張情緒,避免謠言傳播,關注輿情,維護校園穩定。7.學校應提醒其他學生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報告老師,並及時就診。8.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經醫院診斷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和解除隔離後,由保健教師根據醫療機構開具的診證明和隔離期限取消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六、善後處理
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學校工作組安排人員做好善後處理工作,對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總結,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書面報告。
七、其他
教師在校內出現相關疫情參照上述流程處置。
一、組織體系
成立學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組。學校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擔任副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全面負責學校疫情應急處置的組織領導、預案制定、任務落實和督促檢查等。學校提前與漯河市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聯繫,漯河醫專三附院為新冠定點收治醫院,校內師生一旦出現疑似症狀要及時送院診治。
二、疫情報告人
學校主要負責人是疫情報告第一責任人。學校要安排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強、了解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的校醫為學校疫情報告人;各班輔導員、任課教師為班級的疫情報告責任人;在校學生為義務報告人。
三、疫情劃分
(一)一般病例:14天內無外出旅居史、未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確診病例的發熱/呼吸道症狀病例。
(二)高度可疑病例:14天內有疫情高發地區旅居史,或接觸過疑似/確診病例的發熱/呼吸道症狀病例。
(三)確診病例。
四、疫情報告
(一)學生。
1.學生本人出現或發現其他同學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應立即報告。2.學生在校內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向輔導員或任課教師報告,聽從教師安排,不能隱瞞病情。3.學生在家中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診,學生家長應將病情告知輔導員。4.報告內容包括:症狀、發病時間、有無其他人出現類似症狀、出現症狀後是否與他人接觸等。
(二)輔導員或任課教師。
1.輔導員或任課教師發現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的學生,或接到學生的報告後第一時間報告學校疫情報告人。2.報告內容:發病人數、發病者姓名、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情況、已採取的措施等。
(三)學校疫情報告人。
學校疫情報告人接報後要立即向校領導和疾控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沒有疫情也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
五、疫情應急處置流程
(一)發現一般病例。
1.入校體溫檢測時發現發熱病例。
(1)在入校體溫檢測過程中,發現學生體溫≥37.3,及時做好記錄,並立即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級別的口罩),將學生引導至隔離室,保健教師應使用體溫計進一步排查,體溫仍≥37.3的,應當立即上報學校負責人,通過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初步排除疑似的,要求學生家長到校接學生到漯河醫專三附院院發熱門診就醫。去醫院要避免乘公交、計程車等公共運輸工具,前往醫院路上和醫院內應當全程佩戴口罩。
(2)若學生自行到校,立即通知輔導員聯繫學生家長,通過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初步排除疑似的,要求學生家長到校接學生去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保健教師將發熱症狀學生帶到學校臨時隔離觀察區域等候(一人一室),詢問了解學生髮病的有關情況,如發病時間、主要症狀、有無其他人出現類似症狀、接觸人群的分布等,密切注意學生病情變化,並做好記錄,以供疾控機構調查時參考。
(3)輔導員將情況報告學校領導。經學校領導同意後,學校疫情報告人立即向屬地疾控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4)學生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老師前往探望,學校將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學生家長進行跟蹤了解,掌握相關信息,及時上報。
(5)病例經發熱門診或經檢測排除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繼續治療或集中隔離觀察,其密切接觸者可繼續上課或工作,無需停課,由家長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
(6)病例痊癒後,由保健教師根據醫療機構開具的診斷證明和隔離期限取消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2.在班級里發現發熱病例。
(1)輔導員或任課教師在班級里發現發熱症狀學生時,立即要求發熱學生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級別的口罩),報告保健教師,同時由各班班主任負責委派專門人員於早上上課前50分、第二節課間、第四節課後和下午放學後分別開窗通風,其中早上、中午和下午放學後,通風時間不得少於30分鐘,並做好通風記錄。
(2)保健教師接報後立即到達發熱學生所在教室,將發熱症狀學生帶到學校臨時隔離觀察區域(一人一室),用體溫計排查後,體溫仍≥37.3的,通過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初步排除疑似的,立即通知輔導員聯繫學生家長到校接學生到指定醫院就醫。同時詢問了解學生髮病的有關情況,如發病時間、主要症狀、有無其他人出現類似症狀、接觸人群的分布等,密切注意學生病情變化,並做好記錄,以供疾控機構調查時參考。
(3)輔導員將情況報告學校領導。經學校領導同意後,學校疫情報告人立即向漯河市疾控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4)輔導員安排班級其他同學轉移至備用教室隔離、上課,在轄區疾控機構指導下遵循分類處置原則完成處置工作。學校要提前預留出一定數量備用教室。
(5)消毒人員要對病例教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專業消毒,並做好記錄。具體措施:每日兩次對病例教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地面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mg/l~500mg/l消毒劑噴淋直至地面濕潤,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拖拭乾凈;對於樓內公區設施,如門窗把手、開關、洗手盆、水龍頭、蹲位沖水開關、台面等高頻接觸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乾凈,每天兩次。
(6)注意加強與患病學生家長的溝通,做好解釋工作,儘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不良的社會影響。學生家長到校後,應立即帶孩子到達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
(7)病例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老師前往探望,學校將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學生家長進行跟蹤了解,掌握相關信息,及時上報。
(8)病例經發熱門診鑒診或經檢測排除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繼續治療或集中隔離觀察,其密切接觸者可繼續上課或工作,無需停課,由家長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
(9)病例痊癒後,由保健教師根據醫療機構開具的診斷證明和隔離期限取消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10)住校學生如在班級出現發熱症狀,由學校安排專車送到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病例經發熱門診或經檢測排除疑似新冠病毒感染仍需集中隔離觀察的,由學校安排到學校臨時隔離觀察點集中隔離觀察。
3.在宿舍里發現發熱病例。
由宿舍管理人員主導,宿舍管理人員協助於每天早晨上課前集中測量體溫,並做好記錄。同時每間宿舍要配有體溫計。門衛、宿舍管理人員將學生體溫檢測表保管一周,然後統一交給學生管理科留存備查。
(1)學生出現發熱症狀時,立即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級別的口罩),及時報告宿舍長,由宿舍長或者學生本人立即報告輔導員或宿舍管理員,輔導員或宿舍管理員報告校醫或保健教師。期間,同宿舍人員立即打開窗戶,帶好口罩,嚴禁離開宿舍。
(2)輔導員和校醫接報後立即趕赴現場,校醫用體溫計排查後,體溫仍≥37.3的,應將學生引導至隔離觀察室,通過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初步排除疑似的,學校安排專車送學生到達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路途詢問了解學生髮病的有關情況,如發病時間、主要症狀、有無其他人出現類似症狀、發病接觸人群的分布等,密切注意學生病情變化,並做好記錄,以供疾控機構調查時參考。
(3)輔導員將情況報告學校領導。經學校領導同意後,學校疫情報告人立即向漯河市疾控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4)輔導員或宿舍管理員要安排同宿舍其他同學暫時到備用宿舍集中隔離,在轄區疾控機構指導下遵循分類處置原則完成處置工作。學校要根據住宿學生數量提前預留一定數量備用宿舍。
(5)消毒人員對病例所在宿舍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立即進行消毒,並做好記錄。具體措施:每天上午上課後開始使用紫外線消毒燈對病例所在宿舍進行消毒。消毒時不允許宿舍有人,且門窗必須緊閉,消毒時長30分鐘;對於樓內公區設施,如門窗把手、開關、洗手盆、水龍頭、蹲位沖水開關、台面等高頻接觸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停留3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乾凈,每天兩次。
(6)病例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老師前往探望,學校將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繫學生家長進行跟蹤了解,掌握相關信息,及時上報。
(7)病例經發熱門診鑒診或經檢測排除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繼續治療或集中隔離觀察,其密切接觸者可繼續上課或工作,無需停課,由家長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
(8)病例仍需集中隔離觀察的,家在本市的由家長接回居家隔離觀察,家在外地的由學校安排到學校臨時隔離觀察點集中隔離觀察。
(9)病例痊癒後,保健教師根據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和隔離期限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4.如經駐校指導醫生或撥打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電話。
初步無法排除疑似的學生,應第一時間報告漯河市疾控中心、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衛生健康部門,由衛生健康部門指派120救護車將發熱學生接送至漯河醫專三附院發熱門診就醫。
5.在校園其他場所發現發熱病例參照上述應急處置流程。
(二)發現高度可疑病例。
1.學校要在獲取信息後第一時間由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漯河市疾控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2.學校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排查本校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要採取隔離管理措施,並做好思想工作。3.在漯河市疾控機構的指導下做好病例所在學校場所的終末消毒。4.密切接觸者應集中隔離/居家觀察,學校無需停課。家在本市的密切接觸者要按照疾控機構的要求居家隔離觀察,家在外地的密切接觸者要在學校臨時隔離觀察點集中隔離觀察。5.病例連續兩次實驗室檢測陰性,應繼續隔離治療;發病天對病例和全部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且所有密切接觸者沒有出現可疑症狀,同時血常規和胸部ct檢測均正常,密切接觸者可以解除隔離,由家長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6.加強對校內教職工和學生的正確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和緊張情緒,避免謠言傳播,關注輿情,維護校園穩定。7.學校應提醒其他學生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報告輔導員,並及時就診。8.學校應儘量減少學校室內集體活動,增加學生室外活動。9.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經醫院診斷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和解除隔離後,由校醫根據醫療機構開具的診斷證明和隔離期限取消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三)發現確診病例。
1.學校要在獲取信息後第一時間由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漯河市疾控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2.學校立即停課,暫停學校的一切集體活動,停止校內人員相互之間和與外界的往來,等待衛生健康部門和教育部門的處理意見。3.學校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排查本校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要採取隔離管理措施,並做好思想工作。4.密切接觸者全部集中隔離14天,解除隔離前進行核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且所有密切接觸者沒有出現可疑症狀,同時血常規和胸部ct檢測均正常,密切接觸者可以解除隔離。其餘非密切接觸者的教師、學生和工勤人員等先居家在學校臨時隔離觀察點)隔離14天,無症狀者可解除隔離觀察,由上述人員居住地社區(或學校)做好健康監測。5.由轄區疾控機構對學校進行終末消毒和消毒後效果評估,依據終末消毒效果評估學校是否可以在解除隔離後恢復上課。6.加強對校內教職工和學生的正確引導,向全體師生員工公布疫情及其採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員工了解情況,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和緊張情緒,避免謠言傳播,關注輿情,維護校園穩定。7.學校應提醒其他學生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報告老師,並及時就診。8.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經醫院診斷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和解除隔離後,由保健教師根據醫療機構開具的診證明和隔離期限取消確認後,方可返校複課。
六、善後處理
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學校工作組安排人員做好善後處理工作,對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總結,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書面報告。
七、其他
教師在校內出現相關疫情參照上述流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