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告訴二年級學生:俄語是敵人的語言!烏克蘭街頭正在逐步去除俄語。
因為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等領土問題,烏克蘭與俄羅斯已經不可避免地漸行漸遠。而且在當前的烏克蘭國內,也開始出現了去俄羅斯化的運動。近日就有烏克蘭學生的家長表示,自己正在就讀二年級的孩子被老師灌輸了「仇恨課程」,比如這位老師告訴自己的學生,俄語是敵人的語言。
或許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種下仇恨的種子,部分家長聯名要求學校更換老師。但是學校方面卻回復道:他們並沒有發現這位老師存在有違烏克蘭法律的行為,所以不會對他進行調換。由此其實不難看出,去俄羅斯化顯然已經成為了烏克蘭政府的共識。
而且去除俄語不僅僅發生在烏克蘭的教育領域,還涉及到了該國的服務行業。根據烏克蘭最新出台的法律規定,所有的烏克蘭服務業必須使用烏克蘭語,無論是交談還是文字性標識;比如餐廳,不管是服務員接待、門頭、指示牌還是菜單,都被禁止使用俄語和俄文,如被發現違反,相關企業將會面臨不低於五千格里夫納(烏克蘭貨幣)的罰款。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喬治亞。2008年南奧塞梯衝突發生之後,喬治亞政府也隨即宣布禁止學校教學生俄語。無獨有偶,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當年也做過類似的事情,他們為了彰顯自己國家的獨立性和文化感,曾不遺餘力的發起了廢除漢字的運動。
當然,對於烏克蘭政府禁止俄語的行為,民間的態度並不統一,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反對者認為這樣的強制性禁令其實並不符合烏克蘭的實際情況,因為歷史和文化等原因,烏克蘭人講俄語的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在烏克蘭中部和東部地區,俄語的應用程度不亞於烏克蘭語;所以反對者覺得如果基輔搞一刀切,將對人民的生活便利產生不利影響。
因為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等領土問題,烏克蘭與俄羅斯已經不可避免地漸行漸遠。而且在當前的烏克蘭國內,也開始出現了去俄羅斯化的運動。近日就有烏克蘭學生的家長表示,自己正在就讀二年級的孩子被老師灌輸了「仇恨課程」,比如這位老師告訴自己的學生,俄語是敵人的語言。
或許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種下仇恨的種子,部分家長聯名要求學校更換老師。但是學校方面卻回復道:他們並沒有發現這位老師存在有違烏克蘭法律的行為,所以不會對他進行調換。由此其實不難看出,去俄羅斯化顯然已經成為了烏克蘭政府的共識。
而且去除俄語不僅僅發生在烏克蘭的教育領域,還涉及到了該國的服務行業。根據烏克蘭最新出台的法律規定,所有的烏克蘭服務業必須使用烏克蘭語,無論是交談還是文字性標識;比如餐廳,不管是服務員接待、門頭、指示牌還是菜單,都被禁止使用俄語和俄文,如被發現違反,相關企業將會面臨不低於五千格里夫納(烏克蘭貨幣)的罰款。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喬治亞。2008年南奧塞梯衝突發生之後,喬治亞政府也隨即宣布禁止學校教學生俄語。無獨有偶,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當年也做過類似的事情,他們為了彰顯自己國家的獨立性和文化感,曾不遺餘力的發起了廢除漢字的運動。
當然,對於烏克蘭政府禁止俄語的行為,民間的態度並不統一,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反對者認為這樣的強制性禁令其實並不符合烏克蘭的實際情況,因為歷史和文化等原因,烏克蘭人講俄語的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在烏克蘭中部和東部地區,俄語的應用程度不亞於烏克蘭語;所以反對者覺得如果基輔搞一刀切,將對人民的生活便利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