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是指最北的阿爾泰山,南為崑崙山,中部為天山山脈。新疆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連接青藏高原的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及阿爾金山山脈,天山山脈橫亘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疆兩部分。中國境內的天山全在新疆,西高東低,全長1700公里,南北寬100~400公里,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
擴展資料。
「三山夾兩盆」是形容哪裡的。
新疆的地形地貌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崑崙山,天山橫貫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積5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位於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貫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長約2100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北疆的準噶爾盆地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盆地。準噶爾盆地中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約4.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沙漠。水域面積5500平方公里,其中博斯騰湖水域面積98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在天山東部和西部,還有被稱為「火洲」的吐魯番盆地和被譽為「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位於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國陸地最低點。片片綠洲分布於盆地邊緣和河流流域,總面積約占全區面積的4.2%。
「三山夾兩盆」是如何形成的。
是因為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的相撞,使第四紀時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隆起,同時對亞歐板塊產生了巨大的推擠作用,從而形成了新疆地區三山夾兩盆的地形,即東西向的天山、崑崙山、阿爾泰山相繼隆起,而其中形成了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
同時,青藏高原阻擋了印度洋濕潤氣流,從而使盆地內氣候乾旱,形成沙漠。這樣就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擴展資料。
「三山夾兩盆」是形容哪裡的。
新疆的地形地貌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崑崙山,天山橫貫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積5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位於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貫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長約2100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北疆的準噶爾盆地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盆地。準噶爾盆地中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約4.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沙漠。水域面積5500平方公里,其中博斯騰湖水域面積98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在天山東部和西部,還有被稱為「火洲」的吐魯番盆地和被譽為「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位於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國陸地最低點。片片綠洲分布於盆地邊緣和河流流域,總面積約占全區面積的4.2%。
「三山夾兩盆」是如何形成的。
是因為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的相撞,使第四紀時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隆起,同時對亞歐板塊產生了巨大的推擠作用,從而形成了新疆地區三山夾兩盆的地形,即東西向的天山、崑崙山、阿爾泰山相繼隆起,而其中形成了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
同時,青藏高原阻擋了印度洋濕潤氣流,從而使盆地內氣候乾旱,形成沙漠。這樣就形成了今天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