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後的感悟。
不知不覺,我已經快36歲了,快到不惑之年了。
到這個年紀,人生基本定型,不管是你的工作職業,還是你的經濟狀況,還有你所處的社會階層都會持續性的處於穩定狀態,你的性格,思維方式,價值觀幾乎是定型了,也就是說人生下輩子的高度是在你35歲之前所決定的!其實這個年齡段,大部分人都折騰不起了,人的主要精力就是認真工作和養育兒女,其他的很多人不會去想也懶得去想,比如人生的意義?人該怎麼活著?或許這是一個很傻逼的問題!或許這又是一個極其嚴肅的問題。
為什麼把四十歲叫不惑之年呢?因為一般人到了四十歲,基本會形成對世間萬物的自己的一套看法,說好聽點就是價值觀,世界觀!很多人其實一輩子都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價值觀,對世界,社會,以及萬事萬物沒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思維方式,腦子裡一塌糊塗,稀里糊塗的過完了一生。
世間的大部分傑出的人發明創造都在四十歲之前完成的!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的時候才26歲,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才23歲,胡適28歲就當上了北大教授,很多文學家,導演創作的高峰期都在40歲之前!這世上大多數拍電影的、寫文章的,都在講述他們40歲以前的生活,王朔、余華都在寫他們40歲以前經歷過的人生,40歲以後他們就寫不出來了,走不出他的年齡限制,因為對後面的生活沒有疼痛感了,人一過40歲就平靜了,就算過得不好,連喊痛的力氣都沒有,直接躺平認命,人生失去了新鮮的味道,開始靠回味過活。
和我同年代成長的那一批人,現在也在社會上定型了,回頭看看我的小學同學、初中同學現在的景況,發現小時候聽得耳朵起繭的道理,原來真的是真理。
到今天,好好讀書的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大部分從事醫生、律師、高級工程師、企業高管一類的職業,有一小部分在醫院裡任職,他們說話做事嚴謹有序,會不由自主流露出一股精英范;讀書成績一般但是為人踏實勤奮的,進了機械、礦業、事業單位這種,收入不錯生活穩定,家裡一般有一套房還有一輛不錯的小車,這種同學的幸福感最高,沒有一線城市可怕的房貸壓力,生活總有盈餘;比較差的就是讀書吊兒郎當的同學,一部分人遊手好閒,沒有正經工作,成天想著吃喝玩樂,每天圍著麻將桌轉,欠下好幾十萬貸款,一部分人在玩擦邊球生意,日子過得去但沒有形成正向循環,看上去後面的人生是逐漸走向灰暗的。
有句話說的好,生命以負熵為生,35歲後,我們該重新出發,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不知不覺,我已經快36歲了,快到不惑之年了。
到這個年紀,人生基本定型,不管是你的工作職業,還是你的經濟狀況,還有你所處的社會階層都會持續性的處於穩定狀態,你的性格,思維方式,價值觀幾乎是定型了,也就是說人生下輩子的高度是在你35歲之前所決定的!其實這個年齡段,大部分人都折騰不起了,人的主要精力就是認真工作和養育兒女,其他的很多人不會去想也懶得去想,比如人生的意義?人該怎麼活著?或許這是一個很傻逼的問題!或許這又是一個極其嚴肅的問題。
為什麼把四十歲叫不惑之年呢?因為一般人到了四十歲,基本會形成對世間萬物的自己的一套看法,說好聽點就是價值觀,世界觀!很多人其實一輩子都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價值觀,對世界,社會,以及萬事萬物沒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思維方式,腦子裡一塌糊塗,稀里糊塗的過完了一生。
世間的大部分傑出的人發明創造都在四十歲之前完成的!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的時候才26歲,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才23歲,胡適28歲就當上了北大教授,很多文學家,導演創作的高峰期都在40歲之前!這世上大多數拍電影的、寫文章的,都在講述他們40歲以前的生活,王朔、余華都在寫他們40歲以前經歷過的人生,40歲以後他們就寫不出來了,走不出他的年齡限制,因為對後面的生活沒有疼痛感了,人一過40歲就平靜了,就算過得不好,連喊痛的力氣都沒有,直接躺平認命,人生失去了新鮮的味道,開始靠回味過活。
和我同年代成長的那一批人,現在也在社會上定型了,回頭看看我的小學同學、初中同學現在的景況,發現小時候聽得耳朵起繭的道理,原來真的是真理。
到今天,好好讀書的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大部分從事醫生、律師、高級工程師、企業高管一類的職業,有一小部分在醫院裡任職,他們說話做事嚴謹有序,會不由自主流露出一股精英范;讀書成績一般但是為人踏實勤奮的,進了機械、礦業、事業單位這種,收入不錯生活穩定,家裡一般有一套房還有一輛不錯的小車,這種同學的幸福感最高,沒有一線城市可怕的房貸壓力,生活總有盈餘;比較差的就是讀書吊兒郎當的同學,一部分人遊手好閒,沒有正經工作,成天想著吃喝玩樂,每天圍著麻將桌轉,欠下好幾十萬貸款,一部分人在玩擦邊球生意,日子過得去但沒有形成正向循環,看上去後面的人生是逐漸走向灰暗的。
有句話說的好,生命以負熵為生,35歲後,我們該重新出發,去尋找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