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心、肺、脾、肝、腎)與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都是相互聯繫、相生相剋的。也就是說它們之間一方面固然可以相互資生、促進、助長;另一方面又可相互制約、排斥或克服。如果某種原因使得肝氣鬱結,氣鬱化火,那麼肝臟的這種氣火便可以累及於肺,中醫的術語即為「木火刑金」(因按五行學說肝屬木,肺屬金),於是這種氣火便引發陣陣咳嗽,甚至傷及肺絡(肺部血管),使得痰中帶血,由於本病原發病在於肝臟,因此除了咳嗽之外,還有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的其它症狀和表現,如面紅咽燥、性急易怒、煩熱口苦等。醫生檢查可發現舌苔薄黃少津液,脈象弦數。我們上面講得脈弦可見於風證,同樣地弦脈也見於肝病。
對於肝火犯肺咳嗽的治療,讀者也不難想像,不僅要治肺,更主要的還要治肝,因此治法應以「清肝瀉火,潤肺化痰」為原則。唯有釜底抽新,方能標本皆治。中醫師們常常開出「瀉白散合黛蛤散」這樣的方劑。倘若病人還有心煩失眠,還可加用黃連、竹葉;若痰黃而粘稠,可加冬瓜仁、海浮石,這樣療效會更好。因為黃連有清心除煩、瀉火解毒的作用;竹葉辛淡甘寒,也有清熱除煩的功效;冬瓜仁則可以清肺化痰;而海浮石可使痰液稀釋,易於咳出。
對於肝火犯肺咳嗽的治療,讀者也不難想像,不僅要治肺,更主要的還要治肝,因此治法應以「清肝瀉火,潤肺化痰」為原則。唯有釜底抽新,方能標本皆治。中醫師們常常開出「瀉白散合黛蛤散」這樣的方劑。倘若病人還有心煩失眠,還可加用黃連、竹葉;若痰黃而粘稠,可加冬瓜仁、海浮石,這樣療效會更好。因為黃連有清心除煩、瀉火解毒的作用;竹葉辛淡甘寒,也有清熱除煩的功效;冬瓜仁則可以清肺化痰;而海浮石可使痰液稀釋,易於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