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肚子痛屬於慢性腹痛,為臨床常見症狀,根據疼痛性質、疼痛位置、伴隨症狀等的不同,其病因也有所不同。
一、慢性間歇性腹痛(疼痛發作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發作間期可完全緩解)。
1.進食後疼痛多見於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胰腺炎等。
2.上腹痛於進食後加重、嘔吐後緩解者,多提示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腫瘤、十二指腸克羅恩病等。
3.腹痛伴黃疸者,多提示結石阻塞膽總管、膽源性復發性胰腺炎等。
4.腹痛伴肛周膿腫、肛裂或瘺管者,多考慮克羅恩病。
5.腹痛發作時出現包塊者,多提示腸套疊或疝氣。
6.腹痛伴腹脹、蠕動波者,多提示腸梗阻。
7.腹痛於排便後緩解者,可見於結直腸疾病或腸易激綜合徵。
8.間歇性下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且伴有血尿者,多提示腎結石。
9.恥骨上疼痛於排尿後緩解者,多提示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
10.育齡期女性出現每月規律性腹痛,在月經期者提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在月經間期者提示排卵相關性腹痛。
二、慢性持續性腹痛(疼痛可持續數月,時輕時重)。
1.腫瘤:如胃癌、結腸癌、肝癌、胰腺癌、淋巴瘤等腹部腫瘤以及腹腔內轉移瘤等。
2.其他:如腹腔內膿腫、慢性肝病、慢性胰腺炎等。
三、慢性功能性腹痛(疼痛持續6個月以上)。
該類腹痛也稱為慢性難治性腹痛或診斷不明慢性腹痛,多源於遺傳或心理因素,屬於非器質性消化道功能紊亂,與胃腸道運動異常、內臟高敏感性、黏膜免疫變化等有關。
一、慢性間歇性腹痛(疼痛發作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發作間期可完全緩解)。
1.進食後疼痛多見於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胰腺炎等。
2.上腹痛於進食後加重、嘔吐後緩解者,多提示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腫瘤、十二指腸克羅恩病等。
3.腹痛伴黃疸者,多提示結石阻塞膽總管、膽源性復發性胰腺炎等。
4.腹痛伴肛周膿腫、肛裂或瘺管者,多考慮克羅恩病。
5.腹痛發作時出現包塊者,多提示腸套疊或疝氣。
6.腹痛伴腹脹、蠕動波者,多提示腸梗阻。
7.腹痛於排便後緩解者,可見於結直腸疾病或腸易激綜合徵。
8.間歇性下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且伴有血尿者,多提示腎結石。
9.恥骨上疼痛於排尿後緩解者,多提示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
10.育齡期女性出現每月規律性腹痛,在月經期者提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在月經間期者提示排卵相關性腹痛。
二、慢性持續性腹痛(疼痛可持續數月,時輕時重)。
1.腫瘤:如胃癌、結腸癌、肝癌、胰腺癌、淋巴瘤等腹部腫瘤以及腹腔內轉移瘤等。
2.其他:如腹腔內膿腫、慢性肝病、慢性胰腺炎等。
三、慢性功能性腹痛(疼痛持續6個月以上)。
該類腹痛也稱為慢性難治性腹痛或診斷不明慢性腹痛,多源於遺傳或心理因素,屬於非器質性消化道功能紊亂,與胃腸道運動異常、內臟高敏感性、黏膜免疫變化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