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南夕望
作者:杜甫。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
興來猶杖屨,目斷更雲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
杜甫當年路過湖南,寫下「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足可見當時湖南的清冷。
雖然歷代詩詞中多有吟詠瀟湘的名作,但瀟湘作為一種美好的意境,是偏冷色調的。被貶永州的柳宗元,一句「獨釣寒江雪」就冷徹了千古。偏遠孤冷幾乎成了湖南的代名詞。
雖然湖南歷史上曾有過漢時的興盛,然而自漢之後,湖南逐漸沉寂,多成為歷代的貶謫之地。
在唐朝時期,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在北方,尤其是在長安、洛陽一帶,而湖南則是貶謫之地,李白、杜甫、王昌齡這樣的大詩人都來湖南走過,還往湘西懷化、湘南永州等地貶謫。
湖南直到南宋,才漸漸在經濟、政治方面有存在感,因為長江以南都不是南宋的範圍了,不發展湖南、江西、兩廣等地,南宋朝廷就吃土吧。
作者:杜甫。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
興來猶杖屨,目斷更雲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
杜甫當年路過湖南,寫下「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足可見當時湖南的清冷。
雖然歷代詩詞中多有吟詠瀟湘的名作,但瀟湘作為一種美好的意境,是偏冷色調的。被貶永州的柳宗元,一句「獨釣寒江雪」就冷徹了千古。偏遠孤冷幾乎成了湖南的代名詞。
雖然湖南歷史上曾有過漢時的興盛,然而自漢之後,湖南逐漸沉寂,多成為歷代的貶謫之地。
在唐朝時期,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在北方,尤其是在長安、洛陽一帶,而湖南則是貶謫之地,李白、杜甫、王昌齡這樣的大詩人都來湖南走過,還往湘西懷化、湘南永州等地貶謫。
湖南直到南宋,才漸漸在經濟、政治方面有存在感,因為長江以南都不是南宋的範圍了,不發展湖南、江西、兩廣等地,南宋朝廷就吃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