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出自毛澤東的《清平樂·六盤山》。
《清平樂·六盤山》是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該詩最早發表在《詩刊》1957年1月。1961年9月為寧夏幹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表在1961年10月七日的《光明日報》。
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的紅一方面軍在向陝北根據地挺進中,在六盤山前擊潰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在戰鬥勝利的鼓舞下,當天下午部隊便一鼓作氣翻過了六盤山。1935年10月下旬,順利到達陝北。這首詞生動表現了毛主席及其統率的紅軍徹底打垮了國民黨反動勢力的堅定決心,抒發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壯志豪情。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望斷:望著,直到看不見。
長城:借指長征的目的地。
屈指:彎著手指頭計算。
六盤山: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固原縣西南,是六盤山山脈的主峰,險窄的山路要盤旋多重才能到達峰頂。毛澤東在1935年九月中旬率領中央紅軍進入甘肅省南部,10月上旬,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打垮了敵人的騎兵部隊,勝利地越過六盤山。
紅旗:1957年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時作「旄頭」。1961年九月為寧夏幹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報》。漫捲:任意吹卷。
長纓:本指長繩,這裡指革命武裝。
縛住:擒住。
蒼龍:《後漢書·張純傳》註:「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凶方,因稱太歲為凶神惡煞。蒼龍:此處借指蔣介石的反動派,不是日本人,因為當前全副精神要對付的是蔣不是日。
白話譯文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風漫捲著紅旗。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清平樂·六盤山》是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該詩最早發表在《詩刊》1957年1月。1961年9月為寧夏幹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表在1961年10月七日的《光明日報》。
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的紅一方面軍在向陝北根據地挺進中,在六盤山前擊潰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在戰鬥勝利的鼓舞下,當天下午部隊便一鼓作氣翻過了六盤山。1935年10月下旬,順利到達陝北。這首詞生動表現了毛主席及其統率的紅軍徹底打垮了國民黨反動勢力的堅定決心,抒發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壯志豪情。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望斷:望著,直到看不見。
長城:借指長征的目的地。
屈指:彎著手指頭計算。
六盤山: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固原縣西南,是六盤山山脈的主峰,險窄的山路要盤旋多重才能到達峰頂。毛澤東在1935年九月中旬率領中央紅軍進入甘肅省南部,10月上旬,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打垮了敵人的騎兵部隊,勝利地越過六盤山。
紅旗:1957年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時作「旄頭」。1961年九月為寧夏幹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報》。漫捲:任意吹卷。
長纓:本指長繩,這裡指革命武裝。
縛住:擒住。
蒼龍:《後漢書·張純傳》註:「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凶方,因稱太歲為凶神惡煞。蒼龍:此處借指蔣介石的反動派,不是日本人,因為當前全副精神要對付的是蔣不是日。
白話譯文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風漫捲著紅旗。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