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2日,志願軍發動的第五次戰役進入第三階段。當志願軍進行戰略轉移開始北撤時,新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立即命令以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組成的特遣隊為先導,在航空兵掩護下,主要沿漢城至漣川、春川至華川、洪川至麟蹄公路兩側地區,兵分多路向我實施反撲猛追,中部戰線甚至出現一時的混亂。「聯合國軍」採用的這種戰法,就是「磁性戰術」,即先讓志願軍進攻衝鋒,等到一周左右其糧彈供應開始短缺並準備後撤時,「聯合國軍」隨即反過來追擊,像磁鐵一樣黏住糧彈匱乏的志願軍,同時以坦克和裝甲部隊為先導在空軍掩護下發起猛攻,讓志願軍陷入絕境。
為破解李奇微的「磁性戰術」,軍事才能卓絕的毛澤東馬上想到「零敲牛皮糖」的戰法,即你想要黏住我,我就乾脆不走,反過來使勁一點一點地敲你,最終零零星星地把你敲光。志願軍這種戰法充分反映了毛澤東戰略上的高超,戰術上的精準。
牛皮糖本是中國南方農村用稻米精製的一種凝固綿密、粘力很強的糖塊,一塊有幾斤或十多斤重,像牛皮一樣,咬不動,撕不爛。群眾很喜歡吃,怎麼辦?就用鐵錘一小塊一小塊地敲下來,最終,偌大一塊牛皮糖也會被敲光。於是,「零敲牛皮糖」就成為很形象的口頭語。毛澤東藉此提出「零敲牛皮糖」的戰法。
很快,毛澤東於5月26日果斷電示彭德懷:「歷次戰役證明我軍實行戰略或戰役性的大迂迴,一次包圍美軍幾個師,或一個整師,甚至一個整團,都難達到殲滅任務……似宜每次作戰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軍每一個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美、英、土軍一個整營,至多兩個整營,也就夠了。」
後來,志願軍在1951年秋季防禦作戰、1952年春季鞏固陣地作戰、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大力推廣運用「零敲牛皮糖」戰法,尤其是在1952年深秋的上甘嶺防禦戰役和1953年春季的冷槍冷炮運動中,把「零敲牛皮糖」戰法運用到極致,創造了現代戰爭史上的輝煌篇章。(來源:《黨史文匯》)。
為破解李奇微的「磁性戰術」,軍事才能卓絕的毛澤東馬上想到「零敲牛皮糖」的戰法,即你想要黏住我,我就乾脆不走,反過來使勁一點一點地敲你,最終零零星星地把你敲光。志願軍這種戰法充分反映了毛澤東戰略上的高超,戰術上的精準。
牛皮糖本是中國南方農村用稻米精製的一種凝固綿密、粘力很強的糖塊,一塊有幾斤或十多斤重,像牛皮一樣,咬不動,撕不爛。群眾很喜歡吃,怎麼辦?就用鐵錘一小塊一小塊地敲下來,最終,偌大一塊牛皮糖也會被敲光。於是,「零敲牛皮糖」就成為很形象的口頭語。毛澤東藉此提出「零敲牛皮糖」的戰法。
很快,毛澤東於5月26日果斷電示彭德懷:「歷次戰役證明我軍實行戰略或戰役性的大迂迴,一次包圍美軍幾個師,或一個整師,甚至一個整團,都難達到殲滅任務……似宜每次作戰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軍每一個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美、英、土軍一個整營,至多兩個整營,也就夠了。」
後來,志願軍在1951年秋季防禦作戰、1952年春季鞏固陣地作戰、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大力推廣運用「零敲牛皮糖」戰法,尤其是在1952年深秋的上甘嶺防禦戰役和1953年春季的冷槍冷炮運動中,把「零敲牛皮糖」戰法運用到極致,創造了現代戰爭史上的輝煌篇章。(來源:《黨史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