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中國著名農學家丁穎教授在1949年已提出「中國之稻種來源,與古之南海即今之華南有關。」
然而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學界尤其是西方學者對於水稻起源地的判斷和結論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情形,他們認為水稻的兩個亞種秈稻來源於印度,粳稻來源於日本,因此它們的國際命名分別是以印度英文名為詞根的「indica」和以日本英文名為詞根的「japonica」
1928年,日本學者加藤茂范通過雜交等手段發現了秈稻和粳稻的區別。當時,加藤把秈稻稱為「印度型」,把日本栽培極廣的粳稻稱為「日本型」,稻作起源似乎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
1993年、1995年在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發現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矽體和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矽體;2001年、2004年、2005年三次發掘在距今10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文化遺址發現摻雜稻殼的陶片,表明長江下游新石器早期古人類已經開始類似刀耕火種的方式進行稻作。玉蟾岩、牛欄洞、河姆渡、田螺山等等,一個又一個考古發現實證著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最早完成水稻馴化的國家。
知道了水稻起源於中國,那麼最早的栽培稻究竟起源於中國的哪裡呢?從農業考古結果來看,湖北、廣西、廣東、浙江最有可能。
2012年,10月4日,一篇發表在世界知名科學期刊《自然》上的科研論文,給出了答案:「水稻家族」的祖先來自廣西。
得出這個結論的是,作物基因組與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韓斌。
10年前,韓斌教授帶領課題組完成了水稻基因組測序,並把基因組測序結果繪製成了水稻高密度基因型圖譜,得到了水稻基因組測序的第一張圖譜,隨後韓斌教授團隊從全球不同生態區域中選取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分別繪製了相同的基因圖譜,在仔細研究這份水稻基因圖譜後,韓斌教授團隊發現在栽培水稻的全球眾多的野生「親戚」中,它與廣西珠江流域的野生稻種最為相近,也就是說:栽培水稻們的祖先是「廣西人」,由此韓斌教授得出結論基因研究準確無誤地把水稻能夠最早馴化的區域定位在廣西珠江流域——也就是南寧周邊的一些地方。這項研究結果,以「水稻全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的構建及馴化起源」為題,全文在線發表於2012年10月4日《自然》雜誌上。
除了基因科學,民族學也就韓斌教授的研究結論給予了支持,結合文獻及民族學材料,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認為最先開始種植水稻的是活在隆安一帶的古駱越人,考古發現,我國大石鏟最密集的地是在隆安,隆安的每一個村子都能發現石鏟,甚至隨處可見,而石鏟被認為是屬於稻作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除了石鏟,隆安至今還保留著與稻作文化相關的語言與民俗。
基因科學、考古學與民族學相互印證,實證了水稻起源於中國廣西珠江流域也就是今南寧市東南十公里附近的區域,對於水稻的擴散路徑,通過基因分析,科學家們也給出了他們的判斷:人類祖先首先在廣西,利用當地的野生稻種,經過漫長的人工選擇,馴化出了水稻中的粳稻。粳稻隨後往北逐漸擴散到韓國、日本;往南擴散中的一支,進入了東南亞,在當地與野生稻種雜交,經歷了第二次馴化,產生了秈稻。
農業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南方的稻作文化與北方的黍粟文化是中國文化、文明的根基所在,因此學習、思考、交流這些內容我以為是有意義的。
然而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學界尤其是西方學者對於水稻起源地的判斷和結論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情形,他們認為水稻的兩個亞種秈稻來源於印度,粳稻來源於日本,因此它們的國際命名分別是以印度英文名為詞根的「indica」和以日本英文名為詞根的「japonica」
1928年,日本學者加藤茂范通過雜交等手段發現了秈稻和粳稻的區別。當時,加藤把秈稻稱為「印度型」,把日本栽培極廣的粳稻稱為「日本型」,稻作起源似乎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
1993年、1995年在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發現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矽體和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矽體;2001年、2004年、2005年三次發掘在距今10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文化遺址發現摻雜稻殼的陶片,表明長江下游新石器早期古人類已經開始類似刀耕火種的方式進行稻作。玉蟾岩、牛欄洞、河姆渡、田螺山等等,一個又一個考古發現實證著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最早完成水稻馴化的國家。
知道了水稻起源於中國,那麼最早的栽培稻究竟起源於中國的哪裡呢?從農業考古結果來看,湖北、廣西、廣東、浙江最有可能。
2012年,10月4日,一篇發表在世界知名科學期刊《自然》上的科研論文,給出了答案:「水稻家族」的祖先來自廣西。
得出這個結論的是,作物基因組與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韓斌。
10年前,韓斌教授帶領課題組完成了水稻基因組測序,並把基因組測序結果繪製成了水稻高密度基因型圖譜,得到了水稻基因組測序的第一張圖譜,隨後韓斌教授團隊從全球不同生態區域中選取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分別繪製了相同的基因圖譜,在仔細研究這份水稻基因圖譜後,韓斌教授團隊發現在栽培水稻的全球眾多的野生「親戚」中,它與廣西珠江流域的野生稻種最為相近,也就是說:栽培水稻們的祖先是「廣西人」,由此韓斌教授得出結論基因研究準確無誤地把水稻能夠最早馴化的區域定位在廣西珠江流域——也就是南寧周邊的一些地方。這項研究結果,以「水稻全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的構建及馴化起源」為題,全文在線發表於2012年10月4日《自然》雜誌上。
除了基因科學,民族學也就韓斌教授的研究結論給予了支持,結合文獻及民族學材料,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認為最先開始種植水稻的是活在隆安一帶的古駱越人,考古發現,我國大石鏟最密集的地是在隆安,隆安的每一個村子都能發現石鏟,甚至隨處可見,而石鏟被認為是屬於稻作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除了石鏟,隆安至今還保留著與稻作文化相關的語言與民俗。
基因科學、考古學與民族學相互印證,實證了水稻起源於中國廣西珠江流域也就是今南寧市東南十公里附近的區域,對於水稻的擴散路徑,通過基因分析,科學家們也給出了他們的判斷:人類祖先首先在廣西,利用當地的野生稻種,經過漫長的人工選擇,馴化出了水稻中的粳稻。粳稻隨後往北逐漸擴散到韓國、日本;往南擴散中的一支,進入了東南亞,在當地與野生稻種雜交,經歷了第二次馴化,產生了秈稻。
農業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南方的稻作文化與北方的黍粟文化是中國文化、文明的根基所在,因此學習、思考、交流這些內容我以為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