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句流傳了幾千年的俗語,至今也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我所生活的地區還有句話這麼說,「養兒不見孫,等於一場空」。這些俗語,都似乎在證明著「傳宗接代」的合理性。
確實,「傳宗接代」有它的重要意義:對於群體而言,它保證了一個種族的延續;對於個人而言,它又實現了另一種方式的永生。
那現如今,為什麼有些人不再執著於「傳宗接代」了呢?
現實因素:
一,計劃生育政策。
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讓半數家庭沒有了男性後代。這個普遍的現實,讓過去的「男丁香火」的概念逐漸熄滅。再加上「男女平等」國策的提出,讓「傳宗接代」不再局限在男性上。
二,殯葬方式的改革。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不少市民火化後不再埋葬在祖墳。缺少了落葉歸根的儀式感,宗族觀念也隨著時間淡化了。人們不再考慮將來有沒有後人給自己上墳,而是更認真地活在當下。
三,養老金制度
過去還有句古話,叫「養兒防老」。以前人們怕老無所依,多生孩子,可以解決晚年的養老問題。現在不乏丁克一族,也是因為有豐厚的養老金,對晚年生活有恃無恐。
主觀因素:人們對人生價值的更多思考。
為了實現自己更多的人生意義,主動放棄生命的延續。如果沒有養育孩子的束縛,人們會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還有一點,就算是個人做到了傳宗接代,誰又能保證自己的後代能繼續傳下去呢?
前幾天看到網上有人說了這麼一段話——乾旱條件下,植物很早就結籽兒了,順風順水時,它恨不得永遠瘋長。最後我有個思考,和大家共同探討。假如你獲得了永生的超能力,你還會考慮「傳宗接代」嗎?
2023.05.30。
確實,「傳宗接代」有它的重要意義:對於群體而言,它保證了一個種族的延續;對於個人而言,它又實現了另一種方式的永生。
那現如今,為什麼有些人不再執著於「傳宗接代」了呢?
現實因素:
一,計劃生育政策。
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讓半數家庭沒有了男性後代。這個普遍的現實,讓過去的「男丁香火」的概念逐漸熄滅。再加上「男女平等」國策的提出,讓「傳宗接代」不再局限在男性上。
二,殯葬方式的改革。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不少市民火化後不再埋葬在祖墳。缺少了落葉歸根的儀式感,宗族觀念也隨著時間淡化了。人們不再考慮將來有沒有後人給自己上墳,而是更認真地活在當下。
三,養老金制度
過去還有句古話,叫「養兒防老」。以前人們怕老無所依,多生孩子,可以解決晚年的養老問題。現在不乏丁克一族,也是因為有豐厚的養老金,對晚年生活有恃無恐。
主觀因素:人們對人生價值的更多思考。
為了實現自己更多的人生意義,主動放棄生命的延續。如果沒有養育孩子的束縛,人們會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還有一點,就算是個人做到了傳宗接代,誰又能保證自己的後代能繼續傳下去呢?
前幾天看到網上有人說了這麼一段話——乾旱條件下,植物很早就結籽兒了,順風順水時,它恨不得永遠瘋長。最後我有個思考,和大家共同探討。假如你獲得了永生的超能力,你還會考慮「傳宗接代」嗎?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