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在出土的秦簡上就有牽牛星和織女星的記載。隨著秦人東遷,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傳說一路傳播到了今天的西安。
《詩經·小雅》中這樣寫道:「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漢代《古詩十九首》中也有一首自先秦時代流傳下來的《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可見,大致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像與傳說。
明代學者羅頎著有《物原》一書,主要介紹我國古代先民的發明創造。書中這樣寫道:「楚懷王初置七夕。」說是戰國時期的楚懷王最早設立七夕節。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的節日,並無牽牛織女的愛情故事。直到漢代,七夕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
在東漢學者應劭所撰的《風俗通》中有這樣的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西漢劉歆著的《西京雜記》中這樣寫道:「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據文獻記載,漢朝宮廷中已有七夕節俗,七月七日那天女子可以穿著新衣和小姐妹們一起玩耍作樂。那時候穿新衣服是很難得的,可見西漢的宮廷很重視七夕。
七夕節俗是從西漢宮廷逐漸流傳到民間的。再後來,隨著東漢王朝遷都洛陽,七夕風俗較集中地傳到中原一帶。後經大量人口流動和長期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國各地都有了七夕節俗。
七夕文化在唐宋年間可謂達到了巔峰,過節十分隆重。不僅有專門售賣乞巧飾品的乞巧市,詩人們還創作了大量有關七夕的詩詞歌賦,就連唐高宗李治也在七夕宴席後作詩《七夕宴懸圃二首》。
七夕節在古代女性的成長過程中意義重大。古時候,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這就是「乞巧」這個名稱的來源。七夕節期間,無論貧賤富貴,女孩們都可以在一起切磋和提高紡織、刺繡、縫補、茶飯等方面的能力,它給予了廣大女性一個學習實踐、交流觀摩的平等的平台。久而久之,七夕也就成了「女兒節」
七夕節還傳遞出古人打破門第觀念、對感情忠貞不渝的婚戀觀。在牛郎織女的傳說中,織女是仙女,牛郎是農民,織女看中了牛郎勤勞、善良、真誠的品質,願意嫁給他,這打破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體現出追求婚姻自由的觀念,深受底層民眾的歡迎。
後來,七夕節逐漸流傳到東亞的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牛郎織女的故事從中國傳播到亞洲其他國家時,也融入了當地的特色。比如,日本的牛郎織女故事中加入了木屐、草鞋、竹子等民族特色的事物,在朝鮮,牛郎織女變成了王子和公主,韓國的牛郎織女故事則透露出孝文化的傳統觀念。
日本最早的一部和歌集《萬葉集》中,從第八卷到第二十卷共收錄了130多首七夕和歌,大多與牛郎織女有關。很多有關七夕的習俗也隨著當時的中國典籍傳入日本。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是中國的習俗,後傳入韓國。在高麗時代,恭愍王和王后曾經一起祭拜牽牛星和織女星。在朝鮮半島的李朝時期,婦女們的乞巧主要有投針驗巧、鬥巧、曬衣等活動,文人則在七夕飲酒賦詩。越南有很多詠誦七夕的詩句,比如《牛郎辭織女詩》《織女憶牛郎》《詠乞巧》等唱和之作,反映出牛郎織女的傳說在越南流傳之廣。
2008年,西和乞巧節因歷史傳承的獨特性和珍貴性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和縣也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我認為,從牛郎織女的傳說到七夕節,再到乞巧歌、乞巧習俗,其中所體現的精神內核和傳統底蘊,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關注中國民俗中的精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詩經·小雅》中這樣寫道:「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漢代《古詩十九首》中也有一首自先秦時代流傳下來的《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可見,大致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像與傳說。
明代學者羅頎著有《物原》一書,主要介紹我國古代先民的發明創造。書中這樣寫道:「楚懷王初置七夕。」說是戰國時期的楚懷王最早設立七夕節。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的節日,並無牽牛織女的愛情故事。直到漢代,七夕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
在東漢學者應劭所撰的《風俗通》中有這樣的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西漢劉歆著的《西京雜記》中這樣寫道:「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據文獻記載,漢朝宮廷中已有七夕節俗,七月七日那天女子可以穿著新衣和小姐妹們一起玩耍作樂。那時候穿新衣服是很難得的,可見西漢的宮廷很重視七夕。
七夕節俗是從西漢宮廷逐漸流傳到民間的。再後來,隨著東漢王朝遷都洛陽,七夕風俗較集中地傳到中原一帶。後經大量人口流動和長期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國各地都有了七夕節俗。
七夕文化在唐宋年間可謂達到了巔峰,過節十分隆重。不僅有專門售賣乞巧飾品的乞巧市,詩人們還創作了大量有關七夕的詩詞歌賦,就連唐高宗李治也在七夕宴席後作詩《七夕宴懸圃二首》。
七夕節在古代女性的成長過程中意義重大。古時候,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這就是「乞巧」這個名稱的來源。七夕節期間,無論貧賤富貴,女孩們都可以在一起切磋和提高紡織、刺繡、縫補、茶飯等方面的能力,它給予了廣大女性一個學習實踐、交流觀摩的平等的平台。久而久之,七夕也就成了「女兒節」
七夕節還傳遞出古人打破門第觀念、對感情忠貞不渝的婚戀觀。在牛郎織女的傳說中,織女是仙女,牛郎是農民,織女看中了牛郎勤勞、善良、真誠的品質,願意嫁給他,這打破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體現出追求婚姻自由的觀念,深受底層民眾的歡迎。
後來,七夕節逐漸流傳到東亞的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牛郎織女的故事從中國傳播到亞洲其他國家時,也融入了當地的特色。比如,日本的牛郎織女故事中加入了木屐、草鞋、竹子等民族特色的事物,在朝鮮,牛郎織女變成了王子和公主,韓國的牛郎織女故事則透露出孝文化的傳統觀念。
日本最早的一部和歌集《萬葉集》中,從第八卷到第二十卷共收錄了130多首七夕和歌,大多與牛郎織女有關。很多有關七夕的習俗也隨著當時的中國典籍傳入日本。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是中國的習俗,後傳入韓國。在高麗時代,恭愍王和王后曾經一起祭拜牽牛星和織女星。在朝鮮半島的李朝時期,婦女們的乞巧主要有投針驗巧、鬥巧、曬衣等活動,文人則在七夕飲酒賦詩。越南有很多詠誦七夕的詩句,比如《牛郎辭織女詩》《織女憶牛郎》《詠乞巧》等唱和之作,反映出牛郎織女的傳說在越南流傳之廣。
2008年,西和乞巧節因歷史傳承的獨特性和珍貴性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和縣也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我認為,從牛郎織女的傳說到七夕節,再到乞巧歌、乞巧習俗,其中所體現的精神內核和傳統底蘊,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關注中國民俗中的精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