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上,當時關隴貴族壟斷朝堂,一家獨大,而寒門庶族的士人上升的通道被阻斷。比如,唐玄宗下令徵召考選天下賢士填充官僚隊伍,宰相李林甫不願意招賢才分自己的權力,故意在考試中設置特別噁心人的題目刁難考生,甚至搞的很多考生憤而離場,最後一個賢才也沒考出來。李林甫為了給唐玄宗一個交待,就說「野無遺賢」。意思是真正的人才早就都在皇帝您身邊了,所以這次一個賢才也沒選出來實屬正常。寒門庶子無奈只能遠走河朔邊塞,慫恿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打破政治上的階層固化。安史和這些寒門庶族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因為每每大唐吸血的時候,不會對自家皇族吸血,也不會對根深蒂固的門閥下手。底層百姓已經炸不出肉,那麼就會對剛興起的寒門士族下手。有點類似中產吧。大唐高層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最後整個平叛是只殺賊首史朝義。李寶臣、李懷仙、田承嗣、薛嵩、張獻誠等叛軍巨頭們依然在大唐帝國威風八面,位列三公,有的甚至追封了王爵。總算是把這群驕兵悍將給安撫下去了。反而是平叛巨頭李光弼、僕固懷恩、魯炅、來瑱,要麼被殺,要麼被逼反,要麼被氣死。所以說得有統戰價值。
在經濟上,世家大族帶來了嚴重的土地兼并現象,不僅使平民的生活愈加困苦,更導致軍事上府兵制的崩潰,這個影響就更深遠了,底層經濟結構的變動必然引起上層建築的動搖。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後重邊功也是為了吸納流民,通過軍事行動增強威望,然後賦予地方的節度使大權去制衡中央的世家,但忘了節度使制度和募兵制結合起來是個有多大破壞力的種子,更忘了經濟結構的變化給這顆種子提供了多麼充足的養分,實際上安史之亂是並非偶然事件,而是唐朝矛盾集中爆發的體現。這個矛盾在安史後也並未解決,唐朝中央權威受到嚴重打擊後,沒了制衡的藩鎮和世家對底層的盤剝反而愈發嚴重,這才釀出了黃巢起義。
在經濟上,世家大族帶來了嚴重的土地兼并現象,不僅使平民的生活愈加困苦,更導致軍事上府兵制的崩潰,這個影響就更深遠了,底層經濟結構的變動必然引起上層建築的動搖。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後重邊功也是為了吸納流民,通過軍事行動增強威望,然後賦予地方的節度使大權去制衡中央的世家,但忘了節度使制度和募兵制結合起來是個有多大破壞力的種子,更忘了經濟結構的變化給這顆種子提供了多麼充足的養分,實際上安史之亂是並非偶然事件,而是唐朝矛盾集中爆發的體現。這個矛盾在安史後也並未解決,唐朝中央權威受到嚴重打擊後,沒了制衡的藩鎮和世家對底層的盤剝反而愈發嚴重,這才釀出了黃巢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