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者的勵志語錄
1、真正的學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許多偉大的工作而生前並不因此出名。
2、佛教中有一句話:「初學者的心態」,擁有初學者的心態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3、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
4、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
5、逆境有一種科學價值。一個好的學者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來學習的。
6、在教學上,要做教師兼學者;在寫作上,要做學者兼教師。
7、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它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學者是有國界的,他永遠屬於他的祖國。
8、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
9、學者有自立之志,當拔出流俗,不可泛泛與世浮沉。
10、沒有永遠的博學,只有永遠的學習;沒有永遠的聰明,只有永遠的思考;沒有永遠的智者,只有永遠的學者。
11、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嚮往的是閒暇。與此相比平凡的學者卻迴避它,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處理閒暇,而此時安慰他的是書籍。
12、對於學者獲得的成就,是恭維還是挑戰?我需要的是後者,因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後者卻是鞭策。
13、舉世不師,故道益離。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14、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
15、佛教中有一句話:初學者的心態;擁有初學者的心態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16、讀書好比「隱身」地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另請高明,和它對質。
17、韓國學者認為:孫悟空其實是韓國神仙,因為他用的是棒子。
18、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亞里斯提。
19、學者非讀萬卷書,未可輕言醫。——魏荔彤《金匱要略方論本義卷五》。
20、學者須先立志。今日因此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21、學者是給聽眾輸入什麼,智者是把聽眾激活,這就是學者和智者的本質差別?
22、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23、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它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學者屬於祖國。
24、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而後道尊。《禮記》。
25、逆境有一種科學價值。一個好的學者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來學習的。——愛默生。
26、當時很多著名學者對此深表遺憾,他們想盡一切辦法,給雕像復原,但最後卻發現沒有手臂的維納斯反而更加完美,最後他們放棄了這個想法。
27、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她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學者是屬於祖國的。——巴斯德(法國。
28、學者的一天比不學無術的人一生還有價值(阿拉伯)。
29、--楊簡,宋朝學者。
30、學者貴知其當然與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謂為學。——孫中山。
31、已故的著名作家學者戴英在遺篇文章中闡述過這樣一個觀點:人,應當有所畏懼。他認為這是一種對自我理性的約束。畏流言蜚語,從而提高自身修養;畏落魄苦難,從而不斷勉勵自己奮勇前行。我認為這是對自身真正負責的體現。
32、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的,也是最遠的。——(中國當代學者周國平。
33、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它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學者是屬於祖國的。——巴斯德。
34、「很好。」學者又拉著他走到客廳另一邊,這邊牆上掛著一面鏡子。
35、從一個學者口中傾注給另一個學者的恭維,只不過是一瓶加了蜜的苦膽汁而已。——維克多·雨果《巴黎聖母院》。
36、學者早就看出他不快樂的原因,正苦於沒有適當的方式向他說明這個簡單的道理。
37、「有意思,」學者意味深長地說,「窗戶是玻璃做的,鏡子也是玻璃做的,惟一的區別是鏡子的玻璃上加了薄薄一層銀。可僅僅因為多了這一丁點兒銀,人們卻再也看不到別人,只能看到自己了。」
38、突然,窗外傳來兒童的歡笑聲,學者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好辦法。
39、默默地聽完銀行家的話,學者拉著他來到客廳窗前,問:「透過窗戶你看到了什麼?」
40、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
41、第條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42、學者黃炎培寫給兒子的座右銘里有這樣幾句話:「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言外之意不湊合。詞作家閻肅有「四不」人生感悟:「不忽悠不糊弄不折騰不湊合。」年逾八旬自稱「後」,仍保持著童心童趣,所以才出精品,才經久不衰,才寶刀不老。
43、銀行家便去訪問學者,希望從他那裡找到快樂的秘訣。
44、對於學者獲得的成就,是恭維還是挑戰?我需要的是後者,因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後者卻是鞭策。——巴斯德。
45、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嚴寒(明代學者胡有仁)。
46、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就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就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
47、常常看到自己有不是處,學問便有進無退。——(中國古代學者中涵光。
48、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朱熹。
49、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年輕的心理;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探索的種子;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孜孜不倦的動力。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
50、書房的完滿構建總在學者的晚年,因此,書房的生命十分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