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訓的名人名言
1、在教育方面,什麼學制、備課、訓導綱要、教科書籍,比起教師來,都居於次要地位。
2、教訓對於兒童,冷酷而疏遠;感情對於兒童,卻有共鳴似的作用。所以諄諄告語不如使之自化。
3、在教育上,實踐必先於理論,而身體的訓練須在智力訓練之先。
4、貧窮決不是有魅力或可汲取教訓的事。對我來說,貧窮只教會我過高地評價有錢人或上流社會的優雅。
5、幸運是個偉大的老師,而不幸則更偉大。擁有會縱容思想,欠缺能卻訓練並強化思想。
6、沒有人在遭受別人責難與訓斥時,還能愉快起來,但我卻從人們生氣的怒容中看到比獅子、鱷魚、巨龍更可怕的動物本性。平時他們都將這些本性隱藏著,可一旦找到機會,就會像那些在草原上溫文爾雅的牛,忽然甩動自己的尾巴抽死自己肚子上的牛虻。
7、然而他知道,易得的幸福無法持久,這點體會更多的事源自教訓而非經驗。
8、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人們不會從歷史的經驗中吸取教訓。
9、真正天生的美女不太多,而且怪的是,天生的美麗女子,如無訓練,往往索然無味。有吸引力的女人並不是全靠她們的美麗,而是靠她們的漂亮。包括風度、儀態、言談、舉止,以及見識。
10、各級教育,應於訓練上一律勵行勞動化,使青年心理上確立尊重職業之基礎,且使獲得較正確之人生觀。
11、過去所有的悲哀,都只是訓練我為你勇敢。真愛,照亮了漆黑的夜晚,尋找了彼此一輩子,就不分開。
12、領導力不是訓練人,是選對人。
13、忘懷你窮困的日子吧。不過,可別忘記它給你的教訓。
14、為什麼你訓練的狗更聽話,除了牛肉加大棒,還當眾打死了那個最受寵,最強悍不聽話的頭狗。
15、假使我們希望所辦教育與現代的社會生活發生一種密切的關係,給學生一種適當的訓練,使他們在社會中間成為有用的人,自重的人,則需要研究種種社會變遷。
16、教育的任務在於發現各人的特長,並且訓練他儘量發展他的特長,因為這種發展最能和諧地滿足社會的需要。
17、所謂教育目的就是訓練兒童使他們對於自己的能力,自已的環境能夠運用得非常適當。
18、教師不是簡單地從事於訓練一個人,而是從事於適當的社會生活的形成。每個教師應當認識到他的職業的尊嚴;他是社會的公僕,專門從事於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並謀求正確的社會生長。
19、最大的教訓就是不懂千萬別裝懂,裝懂以後被人點醒了趕緊改正,改正了以後就要付諸實施,再別犯同樣錯誤。
20、你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在關鍵時刻大義滅親,說翻臉就翻臉,稍加訓練就能成立一恐怖組織,還綽綽有餘。
21、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出之於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於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別因為是聽膩了的,無動於衷,當做耳邊風。
22、我們很不幸地生在一個電視霸權主義的時代,電視訓練著並改變著無數人的欣賞習慣,讓無數人變得焦躁、輕浮、懶惰、追逐直觀和直白。
23、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著的人們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24、教育能增加人固有的價值。有素的訓練能堅定人的信心。
25、容忍的態�仁親釒訓謾⒆釹∮械奶取H死嗟南骯咦蓯竅餐褚斕模懿幌不逗妥約翰煌男叛觥⑺枷搿⑿形U餼褪遣蝗萑痰母礎!�
26、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范曾(當代書畫家)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27、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
28、我要帶領世界再創道理,哪會放棄每個教訓,也會讓我找到心中的理想。
29、有些父母喜歡教訓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他們自己吃盡了苦頭,好像也沒變成人上人耶……
30、清華和北大各有其優點,清華強調計劃培養,嚴格訓練;北大強調兼容並包,自由發展,各極其妙,不可偏執。
31、以前沒有感覺,現在想到,以前接受到的訓練,非常難忘,非常珍惜。
32、立定腳跟,戰勝私慾。訓曰:朱子云:「人作不好的事,心卻不安,此是良心。但被私慾錮蔽,雖有端倪,無力爭得出。須是著力與他戰,不可輸與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腳跟硬地行,從好路去,待得熟時,私慾自住不得。」此一節語乃人立心之最要處。良心能勝私慾,為聖為賢,皆此路也。欲立身心者,當詳究斯言。
33、忍耐一時,便覺無事。訓曰:天下未有過不去之事,忍耐一時,便覺無事。即如鄉黨鄰裡間每以雞犬等類些微之事,致起訟端,經官告理;或因一語戲謔,以致角口爭鬥。此皆由不能因一時之小忿,而成爭訟之大端也。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聖人之言,至理存焉。
34、盡其人事,以聽天命。訓曰:古人云:「盡人事以聽天命。」至哉,是言乎!蓋人事盡而天理見,猶治農業者耕墾宜常勤,而豐歉所不可必也。不盡人事,是舍其田而弗芸也;不安於靜聽者,是揠苗而助之長者也。孔子進以禮,退以義,所以盡人事也。得之不得曰:「有命。」是聽天命也。
35、不忍舍處,方得書味。訓曰:朱子云:「讀書須讀到不忍舍處,方是得書真味。若讀之數過,略曉其義即厭之,欲別求書者,則是於此一卷書猶未得趣也。」此言極是。朕自幼亦嘗發憤讀書看書,當其讀某一經之時,固講論而切記之。年來翻閱其中,復有宜詳解者。朱子斯言,凡讀書者皆宜知之。
36、窮理求知,行事得之。訓曰:先儒有言:「窮理非一端,所得非一處。或在讀書上得之,或在講論上得之,或在思慮上得之,或在行事上得之。讀書得之雖多,講論得之尤速,思慮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實。」此語最為切當,有志于格物致知之學者,其宜知之。
37、存諸心,體諸身,求實得於己。訓曰:朱子云:「讀書之法,當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從容乎句讀文義之間,而體驗乎操存踐履之實,然後心靜理明,漸見意味。不然,則雖廣求博取,日誦五車,亦奚益於學哉!」此言乃讀書之至要也。人之讀書,本欲存諸心,體諸身,而求實得於己也。如不然,將書泛然讀之,何用?凡讀書人皆宜奉此以為訓也。
38、為山九仞,未可偏廢。訓曰:從來有生知、有學知、有困知,及其成功,則一未有。下學既久,而不可以上達者,但功夫不可躐等而進,尤不可半途而廢。云:「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正為半途而廢者惜也。
39、訓曰:吾自幼好看書,今雖年高,萬機之暇,猶手不釋卷。
40、訓曰:世之財物,天地所生,以養人者有限,人若節用,自可有餘;奢用則頃刻盡耳,何處得增益耶?
41、訓曰:民生本務在勤,勤則不匱。
42、為學之功,不在日用之外。訓曰:為學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檢身則謹言慎行,居家則事親敬長,窮理則讀書講義。至近至易,即今便可用力;至急至切,即今便當用力。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至有所疑,尋人問難,則長進通達,自不可量。若即今全不用力,蹉過少壯時光,即使他日得聖賢而師之,亦未必能有益也。
43、訓曰:聖賢之書所載,皆天地、古今、萬事、萬物之理,能因書以知理,則理有實用。
44、進德修業,依於經史。訓曰:凡人進德修業,事事從讀書起。多讀書則嗜欲淡,嗜欲淡則費用省,費用省則營求少,營求少則立品高。讀書之法,以經為主。苟經術深邃,然後觀史。觀史則能知人之賢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故凡事可論貴賤老少,惟讀書不問貴賤老少。讀書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發憤忘食,學如不及也。
45、訓曰: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既明則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46、學以養心,亦可養身。訓曰:學以養心,亦所以養身。蓋雜念不起,則靈府清明,血氣和平,疾莫之攖,善端油然而生,是內外交相養也。
47、戰爭最大的教訓,就是教那些從來沒有殺過人的人去殺人。
48、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49、如果你和我談論的是格鬥,其實它是沒有任何規則的,既然如此,你最好訓練好身體上的每一塊肌肉。
50、要對自己開創的公司死守著不放,這是經過很多慘痛教訓才明白的道理,並不是所有打天下的人都適合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