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紅線。要不斷體悟、不斷砥礪初心使命,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也是全體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終身課題。按照縣委統一安排,今天由我為大家講一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課。借這個機會,主要想和大家探討三方面問題:第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實質;第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豐富內涵;第三,工會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實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開宗明義指出,大會的主題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這是一個走過近百年歷程、走進新時代的世界第一大黨,向黨和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和價值追求。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快,走得更穩。
7月12日,全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暨第三次學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經驗交流會在太原召開。省委書記駱惠寧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山西政治生態由「亂」轉「治」、發展由「疲」轉。
「興」,進而全面拓展新局面,從一個區域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山西正處於「兩轉」基礎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關鍵時期,各級領導幹部要主動擔當作為、持續苦幹實幹,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從根本上說,就是要確保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針在山西落地見效,確保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及對山西重要指示批示生根開花結果,確保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山西堅持好拓展好。
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用黨的光榮歷史和革命傳統涵養黨性、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豐富內涵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從成立起就把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奮鬥確定為自己的綱領,牢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步一個腳。
印向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斷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三、工會人的「初心」和「使命」
工會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幹部作為工會工作的具體實踐者,必須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善抓機遇、不負重託,在實幹苦幹上下功夫,努力做到:
一是在堅定理想信念中把好前進方向。緊扣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組織開展系列活動,通過群眾性宣傳宣講、徵文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引導廣大職工和工會幹部進一步堅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四個自信」,確保工會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二是自覺堅持學習提升,堅持真抓實幹。堅持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頭腦,為在新時代開展工會工作儲備知識。堅持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堅持實的理念、實的思想、實的舉措,走下去,抓落實,將工作干出實效、干出特色、干出水平。
三是在服務發展大局中彰顯工會作為。圍繞我縣重大項目建設,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活動,為加快產業結構提檔升級多做貢獻。紮實做好睏難職工解困幫困工作,提升發展以工會服務卡為載體的職工普惠工作,推動職工進一步增強獲得感。
四是在深化改革創新中激發基層活力。貫徹落實好中央和省、市、縣關於群團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部署推進我縣工會改革,不斷強化基層工會力量,努力把我縣工會建設成為職工群眾有事想得起、辦事找得到、有難靠得住的「職工之家」。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號角正一路高歌,鏗鏘前行。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堅持改革不停頓、創新不止步,在順應歷史、現在和未來的大勢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擼起袖子加油干,實幹擔當爭先鋒,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2021年七一黨課講稿:銘記使命 不忘初心[朗讀]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按公司黨支部的工作安排,由我代表公司黨支部講一次黨課。本次黨課的題目:「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什麼是初心?初心就是本心,就是最初的心愿或信念,它包含著真誠與進取的精神品格,時刻提醒人們牢記來時的路、看清腳下的征程,只有始終堅持,才能得以實現。我們共產黨人初心是什麼?《中國共產黨黨章》說,共產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這就是共產黨員的初心?
把初心和使命連在一起使用,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富有創意的提法。初心是使命的本原,使命是初心的升華;不忘初心是牢記使命的內在要求,牢記使命是不忘初心的必然歸宿。追根溯源,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由黨的性質和黨的指導思想決定的。一切向前走,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懷著一顆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初心。本著這一初心,中國共產党進行了頑強不屈的艱苦奮鬥,贏得了億萬民心,凝聚起了無堅不摧的力量。中華民族擺脫苦難、走向富強的中國近現代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人才能做到不忘初心,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中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就是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黨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體現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信仰信念、責任擔當,也是重大考題、巨大考驗。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中國共產黨要承擔的歷史責任,明確了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繼續前進的基本戰略安排。對於全黨、對於每一個黨組織和每一名共產黨員來說,這都是深切的歷史召喚,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飽含厚重歷史感、鮮活時代感和莊嚴使命感,同我們黨提出的「跳出歷史周期率」「兩個務必」「進京趕考」等重大論述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發出的偉大號召。既為我們把舵導航、指路明向,又為我們提振精神、凝聚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重要法寶。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宗旨,就是最高綱領和奮鬥目標,就是奮鬥精神和優良作風,就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動力。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對初心和使命尋根問本,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轉化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強大力量和具體行動,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永遠保持那份初心,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強調不忘初心,就是讓我們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無論我們走到多麼光輝的未來,都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我們應該理解並做到以下幾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是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精神支柱,是為黨和人民不懈奮鬥的動力源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之源、立身之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首要的就是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一輩子對黨忠誠不渝。對共產黨人而言,忠誠是第一位的政治品格。它是黨章明確規定的黨員義務,是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作為黨的一分子,就應當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不忘自己的入黨誓言,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始終聽黨的話,堅定不移跟黨走。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價值取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勇於擔當,認真履職盡責。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責無旁貸落在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身上。
黨員幹部應當增強擔當的精神,養成擔當的習慣,錘鍊擔當的意志,樹立擔當的作風,敢作敢為,善作善成,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真正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持弘揚黨的優良作風。黨的優良傳統和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風,是黨的宗旨、綱領、路線、方針的生動體現。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牢記「兩個務必」和「三嚴三實」,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勁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嚴格遵守黨的紀律規矩。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顯著標誌,也是黨的政治優勢。黨員幹部要遵守國家法律,嚴格以黨規黨紀的高標準要求自己,嚴格執行並維護黨的紀律,特別是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自覺用黨章規範自己的言行,始終知敬畏、明邊界、守底線,爭做嚴守紀律和規矩的模範。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我們黨自成立伊始,就把清正廉潔作為必備政治品格刻在自己的旗幟上。初心不改,方向不移。心存敬畏,才能言不逾規、行不逾矩。黨員幹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斷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始終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保得住清白,嚴守廉潔底線不逾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鄭重宣告,要「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並指明了開展主題教育的總體要求,為開展主題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現實要求,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載體,是新時代共產黨人凝心聚力的鑄魂工程,是完成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奮鬥目標和工作任務的重要保證。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有力舉措,有助於全黨統一思想和行動,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是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促進黨員錘鍊黨性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重要措施,有助於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新時代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有效抓手,有助於營造全黨上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舉措,有助於激發全黨的創造力和工作動力,改善黨群幹群關係,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我的發言完了,如有不當,請予指教。謝謝大家。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按公司黨支部的工作安排,由我代表公司黨支部講一次黨課。本次黨課的題目:「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什麼是初心?初心就是本心,就是最初的心愿或信念,它包含著真誠與進取的精神品格,時刻提醒人們牢記來時的路、看清腳下的征程,只有始終堅持,才能得以實現。我們共產黨人初心是什麼?《中國共產黨黨章》說,共產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這就是共產黨員的初心?
把初心和使命連在一起使用,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富有創意的提法。初心是使命的本原,使命是初心的升華;不忘初心是牢記使命的內在要求,牢記使命是不忘初心的必然歸宿。追根溯源,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由黨的性質和黨的指導思想決定的。一切向前走,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懷著一顆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初心。本著這一初心,中國共產党進行了頑強不屈的艱苦奮鬥,贏得了億萬民心,凝聚起了無堅不摧的力量。中華民族擺脫苦難、走向富強的中國近現代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人才能做到不忘初心,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中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就是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黨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體現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信仰信念、責任擔當,也是重大考題、巨大考驗。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中國共產黨要承擔的歷史責任,明確了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繼續前進的基本戰略安排。對於全黨、對於每一個黨組織和每一名共產黨員來說,這都是深切的歷史召喚,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飽含厚重歷史感、鮮活時代感和莊嚴使命感,同我們黨提出的「跳出歷史周期率」「兩個務必」「進京趕考」等重大論述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發出的偉大號召。既為我們把舵導航、指路明向,又為我們提振精神、凝聚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重要法寶。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宗旨,就是最高綱領和奮鬥目標,就是奮鬥精神和優良作風,就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動力。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對初心和使命尋根問本,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轉化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強大力量和具體行動,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永遠保持那份初心,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強調不忘初心,就是讓我們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無論我們走到多麼光輝的未來,都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我們應該理解並做到以下幾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是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精神支柱,是為黨和人民不懈奮鬥的動力源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之源、立身之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首要的就是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一輩子對黨忠誠不渝。對共產黨人而言,忠誠是第一位的政治品格。它是黨章明確規定的黨員義務,是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作為黨的一分子,就應當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不忘自己的入黨誓言,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始終聽黨的話,堅定不移跟黨走。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價值取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勇於擔當,認真履職盡責。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責無旁貸落在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身上。
黨員幹部應當增強擔當的精神,養成擔當的習慣,錘鍊擔當的意志,樹立擔當的作風,敢作敢為,善作善成,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真正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持弘揚黨的優良作風。黨的優良傳統和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風,是黨的宗旨、綱領、路線、方針的生動體現。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牢記「兩個務必」和「三嚴三實」,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勁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嚴格遵守黨的紀律規矩。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顯著標誌,也是黨的政治優勢。黨員幹部要遵守國家法律,嚴格以黨規黨紀的高標準要求自己,嚴格執行並維護黨的紀律,特別是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自覺用黨章規範自己的言行,始終知敬畏、明邊界、守底線,爭做嚴守紀律和規矩的模範。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我們黨自成立伊始,就把清正廉潔作為必備政治品格刻在自己的旗幟上。初心不改,方向不移。心存敬畏,才能言不逾規、行不逾矩。黨員幹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斷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始終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保得住清白,嚴守廉潔底線不逾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鄭重宣告,要「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並指明了開展主題教育的總體要求,為開展主題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現實要求,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載體,是新時代共產黨人凝心聚力的鑄魂工程,是完成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奮鬥目標和工作任務的重要保證。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有力舉措,有助於全黨統一思想和行動,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是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促進黨員錘鍊黨性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重要措施,有助於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新時代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有效抓手,有助於營造全黨上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政治舉措,有助於激發全黨的創造力和工作動力,改善黨群幹群關係,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我的發言完了,如有不當,請予指教。謝謝大家。
同志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題。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99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新時代強烈呼喚初心,初心被賦予了新的時代要求。這裡,我們結合共產黨人的使命和責任,緊緊圍繞銘記初心這一主題來上堂黨課,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下面,我就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什麼、為什麼銘記初心、和我們怎麼做講三個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以來的初心是什麼
在革命戰爭時期,物質極度匱乏,資源十分有限,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三名女紅軍借宿xx村民徐解秀家中,見到徐解秀家境貧寒,家裡連床禦寒的被子都沒有,臨走時,將自己僅有的一條棉被剪開,將半條棉被留給了徐解秀。
「什麼叫共產黨,就是自己僅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2016年習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解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新中國建設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綜合國力羸弱不堪,共產黨將個人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兩彈」元勛鄧稼先先生,在回國之前就已經在美國成績斐然,擁有先進的實驗室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到貧瘠的祖國,妻離子別、隱姓埋名,投身國防武器建設一線。
28年始終如一、嘔心瀝血、宵衣旰食,先後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中國第一顆氫彈,直到長期受輻射患癌去世,他的名字才被後人熟知。鄧稼先用其一生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雖然已經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裡,無論改革的外部條件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評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正是我們黨推進改革放開的最本原的初心?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
我們黨成立即將百年,對於一個政黨,百年恰風華正茂。一路走來,雖然不同的時期初心表現不同,但內在的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建設精英和改革先鋒銘記初心、接續奮鬥,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才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如果共產黨人忘記了初心,我們黨不可能有今天的事業成就和輝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離開了初心,我們黨就難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二、我們為什麼要銘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一)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把握。
從歷史的維度把握,我們黨從最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如今成為擁有8900萬黨員、460萬個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黨,帶領人民從落後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從推行改革開放到如今領導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歷史的長河裡劈波斬浪、奮楫爭先,取得成績實屬不易。
正是因為共產黨沒有自己的利益,才能始終懷抱著一顆為民初心,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寶貴精神財富,正是依靠這些精神書寫歷史、成就現在,也要繼續依靠這種精神開創未來。
從現實的維度把握,改變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需奮力一躍;縮小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任務十分艱巨;補齊社會治理相對滯後、公共安全風險頻發的短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仍然任重道遠;還清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建設山清水秀、天高雲淡的美麗中國,唯有久久為功。凡此種種,都是我們急速行軍之後必須拉上的掉隊一員,都是再踏征程必須重整的行裝,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要銘記初心,切不可以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懈怠想法。
(二)從國際和國內兩種形勢來把握。
從國際形勢來把握,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波詭雲譎、風雲際會,「黑天鵝」、「灰犀牛」各種風險層出不窮,個別已開發國家挑起貿易摩擦,霸權的大棒肆意揮舞。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進程中,遇到些風風雨雨、溝溝坎坎都是「成長中的煩惱」、「生活中的常態」,要始終堅守初心,不為外部勢力所懼,積極應對橫亘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道溝坎、一個個險灘,把「溝」「坎」轉化為「時」和「勢」,定能噴薄出穩中向好、穩中求進的強大力量。
從國內形式來把握,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紅利減弱,制度紅利、技術紅利亟待挖掘,產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日益凸顯。
即將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中國人民,不僅對物質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期盼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更舒適的居住條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漲船高。正因如此,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必須從一而終、一以貫之,須臾不能忘卻、片刻不能割捨。
(三)從機遇和挑戰兩個視角來把握。
從機遇的視角來把握,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從建設「一帶一路」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落後挨打到大國外交在世界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把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裝在心裡、扛在肩上,中國號的巨輪才能堅定航向,闖險灘、戰激流,徹底擺脫狹小水域的困境,開足馬力、擊水行舟,勝利駛入嶄新而寬廣的天地。
從挑戰的視角來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前段時間各種新聞都在報道攀登珠峰堵車現象,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聞,在高海拔極端寒冷缺氧的生存條件下,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和身體上的不適,成功登頂是讓人自豪的,也是令人佩服的經歷。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卻死在登頂之後返程的途中,因為任何長時間的停留、情緒和身體上的變化以及放鬆警惕、掉以輕心,都會引起死亡率的上升。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常說要有憂患意識,要居安思危,昨天的成功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後,在承平盛世之時,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初心?
三、結合主題教育,把握堅守初心的方法路徑
一是用理論支撐初心。政治上、初心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我們的黨員幹部要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的事業中來,就必須深入學習領會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掌握和運用蘊藏其中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保持對人民的感恩心。
二是用忠誠詮釋初心。忠誠是初心的應有之義,銘記初心必須要講忠誠。這種忠誠,是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忠誠。
在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政治生涯和職業生涯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被人「圍獵」的風險。職務越高,風險越大,如果不忠誠或者不夠忠誠,人民立場就會偏,初心使命就會淡忘,政治上就會動搖,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失態,在關鍵時刻變節,就難以經受住各種複雜嚴峻的考驗,不利於化解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三是用行動踐行初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再高尚的初心,再宏偉的使命,如果不付諸於行動,也只是水中花、鏡中月。歷史上有許多空談誤國的教訓,比如戰國時期的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以致40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而明代張居正倡導「立限責事,以事責人,務責實效」的考成法,實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萬曆中興」。歷史反覆證明,唯有真抓實幹、知行合一,把銘記初心、牢記使命落實到行動上,既定的目標才不會走偏,期盼的效果才不會落空。
同志們,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建黨一百周年,要精神不衰、本色不改,不忘建黨初心、探索強國新路。希望廣大黨員幹部牢記xxxxx的殷殷囑託,緊密團結在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踐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保持初創者心態,發揚銘記初心的新時代要求,始終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裝在心裡、扛在肩上,切實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題。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99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新時代強烈呼喚初心,初心被賦予了新的時代要求。這裡,我們結合共產黨人的使命和責任,緊緊圍繞銘記初心這一主題來上堂黨課,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下面,我就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什麼、為什麼銘記初心、和我們怎麼做講三個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以來的初心是什麼
在革命戰爭時期,物質極度匱乏,資源十分有限,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三名女紅軍借宿xx村民徐解秀家中,見到徐解秀家境貧寒,家裡連床禦寒的被子都沒有,臨走時,將自己僅有的一條棉被剪開,將半條棉被留給了徐解秀。
「什麼叫共產黨,就是自己僅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2016年習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解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新中國建設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綜合國力羸弱不堪,共產黨將個人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兩彈」元勛鄧稼先先生,在回國之前就已經在美國成績斐然,擁有先進的實驗室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到貧瘠的祖國,妻離子別、隱姓埋名,投身國防武器建設一線。
28年始終如一、嘔心瀝血、宵衣旰食,先後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中國第一顆氫彈,直到長期受輻射患癌去世,他的名字才被後人熟知。鄧稼先用其一生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雖然已經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裡,無論改革的外部條件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評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正是我們黨推進改革放開的最本原的初心?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
我們黨成立即將百年,對於一個政黨,百年恰風華正茂。一路走來,雖然不同的時期初心表現不同,但內在的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建設精英和改革先鋒銘記初心、接續奮鬥,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才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如果共產黨人忘記了初心,我們黨不可能有今天的事業成就和輝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離開了初心,我們黨就難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二、我們為什麼要銘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一)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把握。
從歷史的維度把握,我們黨從最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如今成為擁有8900萬黨員、460萬個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黨,帶領人民從落後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從推行改革開放到如今領導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歷史的長河裡劈波斬浪、奮楫爭先,取得成績實屬不易。
正是因為共產黨沒有自己的利益,才能始終懷抱著一顆為民初心,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寶貴精神財富,正是依靠這些精神書寫歷史、成就現在,也要繼續依靠這種精神開創未來。
從現實的維度把握,改變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需奮力一躍;縮小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任務十分艱巨;補齊社會治理相對滯後、公共安全風險頻發的短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仍然任重道遠;還清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建設山清水秀、天高雲淡的美麗中國,唯有久久為功。凡此種種,都是我們急速行軍之後必須拉上的掉隊一員,都是再踏征程必須重整的行裝,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要銘記初心,切不可以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懈怠想法。
(二)從國際和國內兩種形勢來把握。
從國際形勢來把握,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波詭雲譎、風雲際會,「黑天鵝」、「灰犀牛」各種風險層出不窮,個別已開發國家挑起貿易摩擦,霸權的大棒肆意揮舞。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進程中,遇到些風風雨雨、溝溝坎坎都是「成長中的煩惱」、「生活中的常態」,要始終堅守初心,不為外部勢力所懼,積極應對橫亘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道溝坎、一個個險灘,把「溝」「坎」轉化為「時」和「勢」,定能噴薄出穩中向好、穩中求進的強大力量。
從國內形式來把握,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紅利減弱,制度紅利、技術紅利亟待挖掘,產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日益凸顯。
即將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中國人民,不僅對物質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期盼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更舒適的居住條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漲船高。正因如此,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必須從一而終、一以貫之,須臾不能忘卻、片刻不能割捨。
(三)從機遇和挑戰兩個視角來把握。
從機遇的視角來把握,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從建設「一帶一路」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落後挨打到大國外交在世界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把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裝在心裡、扛在肩上,中國號的巨輪才能堅定航向,闖險灘、戰激流,徹底擺脫狹小水域的困境,開足馬力、擊水行舟,勝利駛入嶄新而寬廣的天地。
從挑戰的視角來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前段時間各種新聞都在報道攀登珠峰堵車現象,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聞,在高海拔極端寒冷缺氧的生存條件下,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和身體上的不適,成功登頂是讓人自豪的,也是令人佩服的經歷。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卻死在登頂之後返程的途中,因為任何長時間的停留、情緒和身體上的變化以及放鬆警惕、掉以輕心,都會引起死亡率的上升。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常說要有憂患意識,要居安思危,昨天的成功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後,在承平盛世之時,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初心?
三、結合主題教育,把握堅守初心的方法路徑
一是用理論支撐初心。政治上、初心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我們的黨員幹部要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的事業中來,就必須深入學習領會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掌握和運用蘊藏其中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保持對人民的感恩心。
二是用忠誠詮釋初心。忠誠是初心的應有之義,銘記初心必須要講忠誠。這種忠誠,是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忠誠。
在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政治生涯和職業生涯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被人「圍獵」的風險。職務越高,風險越大,如果不忠誠或者不夠忠誠,人民立場就會偏,初心使命就會淡忘,政治上就會動搖,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失態,在關鍵時刻變節,就難以經受住各種複雜嚴峻的考驗,不利於化解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三是用行動踐行初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再高尚的初心,再宏偉的使命,如果不付諸於行動,也只是水中花、鏡中月。歷史上有許多空談誤國的教訓,比如戰國時期的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以致40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而明代張居正倡導「立限責事,以事責人,務責實效」的考成法,實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萬曆中興」。歷史反覆證明,唯有真抓實幹、知行合一,把銘記初心、牢記使命落實到行動上,既定的目標才不會走偏,期盼的效果才不會落空。
同志們,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建黨一百周年,要精神不衰、本色不改,不忘建黨初心、探索強國新路。希望廣大黨員幹部牢記xxxxx的殷殷囑託,緊密團結在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踐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保持初創者心態,發揚銘記初心的新時代要求,始終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裝在心裡、扛在肩上,切實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同志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題。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99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新時代強烈呼喚初心,初心被賦予了新的時代要求。這裡,我們結合共產黨人的使命和責任,緊緊圍繞銘記初心這一主題來上堂黨課,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下面,我就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什麼、為什麼銘記初心、和我們怎麼做講三個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以來的初心是什麼
在革命戰爭時期,物質極度匱乏,資源十分有限,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三名女紅軍借宿xx村民徐解秀家中,見到徐解秀家境貧寒,家裡連床禦寒的被子都沒有,臨走時,將自己僅有的一條棉被剪開,將半條棉被留給了徐解秀。
「什麼叫共產黨,就是自己僅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2016年習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解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新中國建設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綜合國力羸弱不堪,共產黨將個人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兩彈」元勛鄧稼先先生,在回國之前就已經在美國成績斐然,擁有先進的實驗室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到貧瘠的祖國,妻離子別、隱姓埋名,投身國防武器建設一線。
28年始終如一、嘔心瀝血、宵衣旰食,先後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中國第一顆氫彈,直到長期受輻射患癌去世,他的名字才被後人熟知。鄧稼先用其一生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雖然已經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裡,無論改革的外部條件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評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正是我們黨推進改革放開的最本原的初心?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
我們黨成立即將百年,對於一個政黨,百年恰風華正茂。一路走來,雖然不同的時期初心表現不同,但內在的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建設精英和改革先鋒銘記初心、接續奮鬥,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才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如果共產黨人忘記了初心,我們黨不可能有今天的事業成就和輝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離開了初心,我們黨就難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二、我們為什麼要銘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一)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把握。
從歷史的維度把握,我們黨從最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如今成為擁有8900萬黨員、460萬個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黨,帶領人民從落後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從推行改革開放到如今領導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歷史的長河裡劈波斬浪、奮楫爭先,取得成績實屬不易。
正是因為共產黨沒有自己的利益,才能始終懷抱著一顆為民初心,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寶貴精神財富,正是依靠這些精神書寫歷史、成就現在,也要繼續依靠這種精神開創未來。
從現實的維度把握,改變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需奮力一躍;縮小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任務十分艱巨;補齊社會治理相對滯後、公共安全風險頻發的短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仍然任重道遠;還清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建設山清水秀、天高雲淡的美麗中國,唯有久久為功。凡此種種,都是我們急速行軍之後必須拉上的掉隊一員,都是再踏征程必須重整的行裝,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要銘記初心,切不可以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懈怠想法。
(二)從國際和國內兩種形勢來把握。
從國際形勢來把握,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波詭雲譎、風雲際會,「黑天鵝」、「灰犀牛」各種風險層出不窮,個別已開發國家挑起貿易摩擦,霸權的大棒肆意揮舞。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進程中,遇到些風風雨雨、溝溝坎坎都是「成長中的煩惱」、「生活中的常態」,要始終堅守初心,不為外部勢力所懼,積極應對橫亘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道溝坎、一個個險灘,把「溝」「坎」轉化為「時」和「勢」,定能噴薄出穩中向好、穩中求進的強大力量。
從國內形式來把握,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紅利減弱,制度紅利、技術紅利亟待挖掘,產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日益凸顯。
即將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中國人民,不僅對物質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期盼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更舒適的居住條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漲船高。正因如此,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必須從一而終、一以貫之,須臾不能忘卻、片刻不能割捨。
(三)從機遇和挑戰兩個視角來把握。
從機遇的視角來把握,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從建設「一帶一路」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落後挨打到大國外交在世界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把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裝在心裡、扛在肩上,中國號的巨輪才能堅定航向,闖險灘、戰激流,徹底擺脫狹小水域的困境,開足馬力、擊水行舟,勝利駛入嶄新而寬廣的天地。
從挑戰的視角來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前段時間各種新聞都在報道攀登珠峰堵車現象,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聞,在高海拔極端寒冷缺氧的生存條件下,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和身體上的不適,成功登頂是讓人自豪的,也是令人佩服的經歷。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卻死在登頂之後返程的途中,因為任何長時間的停留、情緒和身體上的變化以及放鬆警惕、掉以輕心,都會引起死亡率的上升。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常說要有憂患意識,要居安思危,昨天的成功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後,在承平盛世之時,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初心?
三、結合主題教育,把握堅守初心的方法路徑
一是用理論支撐初心。政治上、初心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我們的黨員幹部要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的事業中來,就必須深入學習領會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掌握和運用蘊藏其中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保持對人民的感恩心。
二是用忠誠詮釋初心。忠誠是初心的應有之義,銘記初心必須要講忠誠。這種忠誠,是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忠誠。
在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政治生涯和職業生涯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被人「圍獵」的風險。職務越高,風險越大,如果不忠誠或者不夠忠誠,人民立場就會偏,初心使命就會淡忘,政治上就會動搖,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失態,在關鍵時刻變節,就難以經受住各種複雜嚴峻的考驗,不利於化解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三是用行動踐行初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再高尚的初心,再宏偉的使命,如果不付諸於行動,也只是水中花、鏡中月。歷史上有許多空談誤國的教訓,比如戰國時期的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以致40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而明代張居正倡導「立限責事,以事責人,務責實效」的考成法,實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萬曆中興」。歷史反覆證明,唯有真抓實幹、知行合一,把銘記初心、牢記使命落實到行動上,既定的目標才不會走偏,期盼的效果才不會落空。
同志們,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建黨一百周年,要精神不衰、本色不改,不忘建黨初心、探索強國新路。希望廣大黨員幹部牢記xxxxx的殷殷囑託,緊密團結在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踐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保持初創者心態,發揚銘記初心的新時代要求,始終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裝在心裡、扛在肩上,切實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題。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99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新時代強烈呼喚初心,初心被賦予了新的時代要求。這裡,我們結合共產黨人的使命和責任,緊緊圍繞銘記初心這一主題來上堂黨課,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下面,我就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什麼、為什麼銘記初心、和我們怎麼做講三個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以來的初心是什麼
在革命戰爭時期,物質極度匱乏,資源十分有限,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三名女紅軍借宿xx村民徐解秀家中,見到徐解秀家境貧寒,家裡連床禦寒的被子都沒有,臨走時,將自己僅有的一條棉被剪開,將半條棉被留給了徐解秀。
「什麼叫共產黨,就是自己僅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2016年習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解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新中國建設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綜合國力羸弱不堪,共產黨將個人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兩彈」元勛鄧稼先先生,在回國之前就已經在美國成績斐然,擁有先進的實驗室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到貧瘠的祖國,妻離子別、隱姓埋名,投身國防武器建設一線。
28年始終如一、嘔心瀝血、宵衣旰食,先後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中國第一顆氫彈,直到長期受輻射患癌去世,他的名字才被後人熟知。鄧稼先用其一生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雖然已經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裡,無論改革的外部條件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評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正是我們黨推進改革放開的最本原的初心?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
我們黨成立即將百年,對於一個政黨,百年恰風華正茂。一路走來,雖然不同的時期初心表現不同,但內在的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建設精英和改革先鋒銘記初心、接續奮鬥,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才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如果共產黨人忘記了初心,我們黨不可能有今天的事業成就和輝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離開了初心,我們黨就難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二、我們為什麼要銘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一)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把握。
從歷史的維度把握,我們黨從最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如今成為擁有8900萬黨員、460萬個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黨,帶領人民從落後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從推行改革開放到如今領導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歷史的長河裡劈波斬浪、奮楫爭先,取得成績實屬不易。
正是因為共產黨沒有自己的利益,才能始終懷抱著一顆為民初心,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寶貴精神財富,正是依靠這些精神書寫歷史、成就現在,也要繼續依靠這種精神開創未來。
從現實的維度把握,改變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需奮力一躍;縮小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任務十分艱巨;補齊社會治理相對滯後、公共安全風險頻發的短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仍然任重道遠;還清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建設山清水秀、天高雲淡的美麗中國,唯有久久為功。凡此種種,都是我們急速行軍之後必須拉上的掉隊一員,都是再踏征程必須重整的行裝,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要銘記初心,切不可以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懈怠想法。
(二)從國際和國內兩種形勢來把握。
從國際形勢來把握,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波詭雲譎、風雲際會,「黑天鵝」、「灰犀牛」各種風險層出不窮,個別已開發國家挑起貿易摩擦,霸權的大棒肆意揮舞。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進程中,遇到些風風雨雨、溝溝坎坎都是「成長中的煩惱」、「生活中的常態」,要始終堅守初心,不為外部勢力所懼,積極應對橫亘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道溝坎、一個個險灘,把「溝」「坎」轉化為「時」和「勢」,定能噴薄出穩中向好、穩中求進的強大力量。
從國內形式來把握,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紅利減弱,制度紅利、技術紅利亟待挖掘,產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日益凸顯。
即將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中國人民,不僅對物質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期盼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更舒適的居住條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漲船高。正因如此,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必須從一而終、一以貫之,須臾不能忘卻、片刻不能割捨。
(三)從機遇和挑戰兩個視角來把握。
從機遇的視角來把握,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從建設「一帶一路」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落後挨打到大國外交在世界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把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裝在心裡、扛在肩上,中國號的巨輪才能堅定航向,闖險灘、戰激流,徹底擺脫狹小水域的困境,開足馬力、擊水行舟,勝利駛入嶄新而寬廣的天地。
從挑戰的視角來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前段時間各種新聞都在報道攀登珠峰堵車現象,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聞,在高海拔極端寒冷缺氧的生存條件下,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和身體上的不適,成功登頂是讓人自豪的,也是令人佩服的經歷。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卻死在登頂之後返程的途中,因為任何長時間的停留、情緒和身體上的變化以及放鬆警惕、掉以輕心,都會引起死亡率的上升。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常說要有憂患意識,要居安思危,昨天的成功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後,在承平盛世之時,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初心?
三、結合主題教育,把握堅守初心的方法路徑
一是用理論支撐初心。政治上、初心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我們的黨員幹部要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的事業中來,就必須深入學習領會xx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掌握和運用蘊藏其中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保持對人民的感恩心。
二是用忠誠詮釋初心。忠誠是初心的應有之義,銘記初心必須要講忠誠。這種忠誠,是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忠誠。
在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政治生涯和職業生涯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被人「圍獵」的風險。職務越高,風險越大,如果不忠誠或者不夠忠誠,人民立場就會偏,初心使命就會淡忘,政治上就會動搖,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失態,在關鍵時刻變節,就難以經受住各種複雜嚴峻的考驗,不利於化解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三是用行動踐行初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再高尚的初心,再宏偉的使命,如果不付諸於行動,也只是水中花、鏡中月。歷史上有許多空談誤國的教訓,比如戰國時期的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以致40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而明代張居正倡導「立限責事,以事責人,務責實效」的考成法,實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萬曆中興」。歷史反覆證明,唯有真抓實幹、知行合一,把銘記初心、牢記使命落實到行動上,既定的目標才不會走偏,期盼的效果才不會落空。
同志們,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建黨一百周年,要精神不衰、本色不改,不忘建黨初心、探索強國新路。希望廣大黨員幹部牢記xxxxx的殷殷囑託,緊密團結在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踐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保持初創者心態,發揚銘記初心的新時代要求,始終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裝在心裡、扛在肩上,切實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同志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題。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99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新時代強烈呼喚初心,初心被賦予了新的時代要求。這裡,我們結合共產黨人的使命和責任,緊緊圍繞銘記初心這一主題來上堂黨課,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下面,我就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什麼、為什麼銘記初心、和我們怎麼做講三個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以來的初心是什麼
在革命戰爭時期,物質極度匱乏,資源十分有限,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三名女紅軍借宿湖南村民徐解秀家中,見到徐解秀家境貧寒,家裡連床禦寒的被子都沒有,臨走時,將自己僅有的一條棉被剪開,將半條棉被留給了徐解秀。
「什麼叫共產黨,就是自己僅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2016年習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解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新中國建設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綜合國力羸弱不堪,共產黨將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兩彈」元勛鄧稼先先生,在回國之前就已經在美國成績斐然,擁有先進的實驗室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到貧瘠的祖國,妻離子別、隱姓埋名,投身國防武器建設一線。
28年始終如一、嘔心瀝血、宵衣旰食,先後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中國第一顆氫彈,直到長期受輻射患癌去世,他的名字才被後人熟知。鄧稼先用其一生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雖然已經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裡,無論改革的外部條件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評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正是我們黨推進改革放開的最本原的初心?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
我們黨成立即將百年,對於一個政黨,百年恰風華正茂。一路走來,雖然不同的時期初心表現不同,但內在的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建設精英和改革先鋒銘記初心、接續奮鬥,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才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如果共產黨人忘記了初心,我們黨不可能有今天的事業成就和輝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離開了初心,我們黨就難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二、我們為什麼要銘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一)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把握。
從歷史的維度把握,我們黨從最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如今成為擁有8900萬黨員、460萬個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黨,帶領人民從落後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從推行改革開放到如今領導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歷史的長河裡劈波斬浪、奮楫爭先,取得成績實屬不易。
正是因為共產黨沒有自己的利益,才能始終懷抱著一顆為民初心,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寶貴精神財富,正是依靠這些精神書寫歷史、成就現在,也要繼續依靠這種精神開創未來。
從現實的維度把握,改變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需奮力一躍;縮小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任務十分艱巨;補齊社會治理相對滯後、公共安全風險頻發的短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仍然任重道遠;還清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建設山清水秀、天高雲淡的美麗中國,唯有久久為功。凡此種種,都是我們急速行軍之後必須拉上的掉隊一員,都是再踏征程必須重整的行裝,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要銘記初心,切不可以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懈怠想法。
(二)從國際和國內兩種形勢來把握。
從國際形勢來把握,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波詭雲譎、風雲際會,「黑天鵝」、「灰犀牛」各種風險層出不窮,個別已開發國家挑起貿易摩擦,霸權的大棒肆意揮舞。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進程中,遇到些風風雨雨、溝溝坎坎都是「成長中的煩惱」、「生活中的常態」,要始終堅守初心,不為外部勢力所懼,積極應對橫亘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道溝坎、一個個險灘,把「溝」「坎」轉化為「時」和「勢」,定能噴薄出穩中向好、穩中求進的強大力量。
從國內形式來把握,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紅利減弱,制度紅利、技術紅利亟待挖掘,產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日益凸顯。
即將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中國人民,不僅對物質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期盼有更高水平的、更好的醫療、更舒適的居住條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漲船高。正因如此,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必須從一而終、一以貫之,須臾不能忘卻、片刻不能割捨。
(三)從機遇和挑戰兩個視角來把握。
從機遇的視角來把握,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從建設「一帶一路」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落後挨打到大國外交在世界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把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裝在心裡、扛在肩上,中國號的巨輪才能堅定航向,闖險灘、戰激流,徹底擺脫狹小水域的困境,開足馬力、擊水行舟,勝利駛入嶄新而寬廣的天地。
從挑戰的視角來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前段時間各種新聞都在報道攀登珠峰堵車現象,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聞,在高海拔極端寒冷缺氧的生存條件下,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和身體上的不適,成功登頂是讓人自豪的,也是令人佩服的經歷。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卻死在登頂之後返程的途中,因為任何長時間的停留、情緒和身體上的變化以及放鬆警惕、掉以輕心,都會引起死亡率的上升。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常說要有憂患意識,要居安思危,昨天的成功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後,在承平盛世之時,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初心?
三、結合主題,把握堅守初心的方法路徑。
一是用理論支撐初心。政治上、初心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我們的黨員幹部要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的事業中來,就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掌握和運用蘊藏其中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保持對人民的感恩心。
二是用忠誠詮釋初心。忠誠是初心的應有之義,銘記初心必須要講忠誠。這種忠誠,是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忠誠。
在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政治生涯和職業生涯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被人「圍獵」的風險。職務越高,風險越大,如果不忠誠或者不夠忠誠,人民立場就會偏,初心使命就會淡忘,政治上就會動搖,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失態,在關鍵時刻變節,就難以經受住各種複雜嚴峻的考驗,不利於化解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三是用行動踐行初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再高尚的初心,再宏偉的使命,如果不付諸於行動,也只是水中花、鏡中月。歷史上有許多空談誤國的教訓,比如戰國時期的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以致40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而明代張居正倡導「立限責事,以事責人,務責實效」的考成法,實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萬曆中興」。歷史反覆證明,唯有真抓實幹、知行合一,把銘記初心、牢記使命落實到行動上,既定的目標才不會走偏,期盼的效果才不會落空。
同志們,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建黨一百周年,要精神不衰、本色不改,不忘建黨初心、探索強國新路。希望廣大黨員幹部牢記習近平總的殷殷囑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踐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保持初創者心態,發揚銘記初心的新時代要求,始終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裝在心裡、扛在肩上,切實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題。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99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新時代強烈呼喚初心,初心被賦予了新的時代要求。這裡,我們結合共產黨人的使命和責任,緊緊圍繞銘記初心這一主題來上堂黨課,很有意義,也很有必要。下面,我就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什麼、為什麼銘記初心、和我們怎麼做講三個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以來的初心是什麼
在革命戰爭時期,物質極度匱乏,資源十分有限,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三名女紅軍借宿湖南村民徐解秀家中,見到徐解秀家境貧寒,家裡連床禦寒的被子都沒有,臨走時,將自己僅有的一條棉被剪開,將半條棉被留給了徐解秀。
「什麼叫共產黨,就是自己僅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2016年習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解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新中國建設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綜合國力羸弱不堪,共產黨將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兩彈」元勛鄧稼先先生,在回國之前就已經在美國成績斐然,擁有先進的實驗室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卻毅然決然選擇回到貧瘠的祖國,妻離子別、隱姓埋名,投身國防武器建設一線。
28年始終如一、嘔心瀝血、宵衣旰食,先後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中國第一顆氫彈,直到長期受輻射患癌去世,他的名字才被後人熟知。鄧稼先用其一生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雖然已經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裡,無論改革的外部條件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評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正是我們黨推進改革放開的最本原的初心?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
我們黨成立即將百年,對於一個政黨,百年恰風華正茂。一路走來,雖然不同的時期初心表現不同,但內在的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建設精英和改革先鋒銘記初心、接續奮鬥,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才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如果共產黨人忘記了初心,我們黨不可能有今天的事業成就和輝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離開了初心,我們黨就難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二、我們為什麼要銘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一)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把握。
從歷史的維度把握,我們黨從最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如今成為擁有8900萬黨員、460萬個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黨,帶領人民從落後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從推行改革開放到如今領導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歷史的長河裡劈波斬浪、奮楫爭先,取得成績實屬不易。
正是因為共產黨沒有自己的利益,才能始終懷抱著一顆為民初心,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寶貴精神財富,正是依靠這些精神書寫歷史、成就現在,也要繼續依靠這種精神開創未來。
從現實的維度把握,改變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需奮力一躍;縮小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實現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任務十分艱巨;補齊社會治理相對滯後、公共安全風險頻發的短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仍然任重道遠;還清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建設山清水秀、天高雲淡的美麗中國,唯有久久為功。凡此種種,都是我們急速行軍之後必須拉上的掉隊一員,都是再踏征程必須重整的行裝,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要銘記初心,切不可以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懈怠想法。
(二)從國際和國內兩種形勢來把握。
從國際形勢來把握,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波詭雲譎、風雲際會,「黑天鵝」、「灰犀牛」各種風險層出不窮,個別已開發國家挑起貿易摩擦,霸權的大棒肆意揮舞。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進程中,遇到些風風雨雨、溝溝坎坎都是「成長中的煩惱」、「生活中的常態」,要始終堅守初心,不為外部勢力所懼,積極應對橫亘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道溝坎、一個個險灘,把「溝」「坎」轉化為「時」和「勢」,定能噴薄出穩中向好、穩中求進的強大力量。
從國內形式來把握,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紅利減弱,制度紅利、技術紅利亟待挖掘,產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日益凸顯。
即將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中國人民,不僅對物質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期盼有更高水平的、更好的醫療、更舒適的居住條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漲船高。正因如此,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必須從一而終、一以貫之,須臾不能忘卻、片刻不能割捨。
(三)從機遇和挑戰兩個視角來把握。
從機遇的視角來把握,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從建設「一帶一路」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落後挨打到大國外交在世界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把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裝在心裡、扛在肩上,中國號的巨輪才能堅定航向,闖險灘、戰激流,徹底擺脫狹小水域的困境,開足馬力、擊水行舟,勝利駛入嶄新而寬廣的天地。
從挑戰的視角來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前段時間各種新聞都在報道攀登珠峰堵車現象,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聞,在高海拔極端寒冷缺氧的生存條件下,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和身體上的不適,成功登頂是讓人自豪的,也是令人佩服的經歷。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卻死在登頂之後返程的途中,因為任何長時間的停留、情緒和身體上的變化以及放鬆警惕、掉以輕心,都會引起死亡率的上升。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常說要有憂患意識,要居安思危,昨天的成功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後,在承平盛世之時,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初心?
三、結合主題,把握堅守初心的方法路徑。
一是用理論支撐初心。政治上、初心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我們的黨員幹部要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的事業中來,就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掌握和運用蘊藏其中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保持對人民的感恩心。
二是用忠誠詮釋初心。忠誠是初心的應有之義,銘記初心必須要講忠誠。這種忠誠,是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忠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忠誠。
在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政治生涯和職業生涯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被人「圍獵」的風險。職務越高,風險越大,如果不忠誠或者不夠忠誠,人民立場就會偏,初心使命就會淡忘,政治上就會動搖,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失態,在關鍵時刻變節,就難以經受住各種複雜嚴峻的考驗,不利於化解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三是用行動踐行初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再高尚的初心,再宏偉的使命,如果不付諸於行動,也只是水中花、鏡中月。歷史上有許多空談誤國的教訓,比如戰國時期的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以致40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而明代張居正倡導「立限責事,以事責人,務責實效」的考成法,實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萬曆中興」。歷史反覆證明,唯有真抓實幹、知行合一,把銘記初心、牢記使命落實到行動上,既定的目標才不會走偏,期盼的效果才不會落空。
同志們,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建黨一百周年,要精神不衰、本色不改,不忘建黨初心、探索強國新路。希望廣大黨員幹部牢記習近平總的殷殷囑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踐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保持初創者心態,發揚銘記初心的新時代要求,始終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裝在心裡、扛在肩上,切實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