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積極復工復產中的難點、堵點,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習近平總書記記的重要講話得到社會各界積極響應。
「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是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願望。」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說,目前松江區1.2萬家實體企業均已復工,40萬名員工中已復崗36萬多人,「我們要以工作的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復產,農業、服務業等也在有序復工。」湖南省長沙縣委書記沈裕謀表示,近期正通過組織員工返崗、協調金融機構投放貸款等措施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
「關鍵時刻,中央企業要發揮好『頂樑柱』作用,能源類央企更是義不容辭。」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總經理司為國表示,眼下企業正加大2022年杭州亞運會等重大電力項目投資力度,全力保障5g網絡、數據中心等用能需求,為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做好基礎保障,並利用電力大數據助力城市治理。
「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在我國發展特別是產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各類企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黨中央高度重視,打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隨著疫情形勢發展變化還將及時進行完善。」社會各界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記為廣大企業堅定了頑強拼搏、攻堅克難的信念。
「學習總書記記重要講話精神後,更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深圳市皇崗海關物流監控一處查驗一科科長牛立軍表示,一定要在繼續嚴密防控疫情的同時,切實保障通關秩序順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為穩外貿作出應有貢獻。重慶市北碚區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局長張純輝說,接下來將持續開展「送政策進企業」行動,確保各項扶持政策儘快落地見效。
「今年訂單很滿,大家下定決心要把損失的時間奪回來。」滬東中華造船公司董事長陳建良表示,接下來將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激發員工更大熱情,堅決完成全年生產目標。「目前,美團幫扶生活服務業小微商戶的『春風行動』已初見成效,全國有兩萬多商戶得到美團資金扶持,近百萬被幫扶商戶經營狀況明顯改善。」美團黨委書記鍾永健表示,將千方百計與小微企業共克時艱。國家開發投資集團董事長白濤表示,國投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好國有資本的投資導向作用,支持和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總書記記重要講話讓小微企業倍感溫暖、倍感振奮!」創業企業左鄰是一家智慧空間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彭海星表示,相信在各地區各部門的有力幫扶下,更多小微企業能儘早走出危機。這兩天,得益於浙商銀行「銀租通」服務,浙江伊蘭文科技公司緊急添置了一台空氣壓縮機,總經理王立平說,「各項支持政策十分給力,我們也得開足馬力加油干!」。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習廣西調研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朗讀]
總書記近日視察廣西時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是人心所向,我們要在這個框架下推動大開放大開發,進而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廣西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這既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也為加快廣西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勢必為廣西騰飛崛起注入強大動力。
偉大構想繪就新藍圖,互利共贏促進新跨越。「一帶一路」建設賡續歷史傳統、跨越千年時空,順應亞歐各國人民謀發展、求合作的共同願望,符合世界發展前進的潮流,是合作共贏的偉大構想,是和平發展的友誼接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後,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廣泛關注,沿線國家應者雲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到規劃、從倡議到、從布點到拓面,取得了超出預期的進度和成果。
高位謀勢布新局,關鍵落子定乾坤。廣西沿海沿江沿邊,既是我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東協國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海陸通道,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區位優勢明顯。近幾年來,我區按照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順應「一帶一路」建設新要求,堅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謀篇布局,順勢而為,應勢而動,主動作為,圍繞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具體規劃、務實舉措、重點項目,全力促進與東協全方位合作,把廣西開放發展推向了歷史新高度。廣西已從西南邊陲變成我國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從全國交通末梢成為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
兩千多年前,北海市合浦便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演變。如今,歷史發展的接力棒傳遞到了我們手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既是諄諄囑咐,更是殷切期望。全區上下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奮力寫好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
聲浪波濤越千年,風勁潮起再揚帆。廣西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必須積極打造向海經濟,加快壯大海洋產業規模,提升海洋經濟的質量效益,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區;必須在互聯互通上下功夫,加快構建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高效便捷運輸網絡,打通經濟發展的新脈絡;必須在開放合作上做文章,立足獨特區位,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全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夯實提升中國-東協開放平台,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必須在創新上有作為,鼓勵先行先試、大膽創新,蹄疾步穩推進各領域,以改革創新激發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只有邁開腳步,才能走出新路;唯有埋頭苦幹,方可成就夢想。全區上下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強化「火車頭」意識,聚焦幹事創業,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卯足幹勁往前沖,咬緊牙關打硬仗,全力推進關鍵項目落地,以看得見的成果、實打實的業績,開創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偉大構想繪就新藍圖,互利共贏促進新跨越。「一帶一路」建設賡續歷史傳統、跨越千年時空,順應亞歐各國人民謀發展、求合作的共同願望,符合世界發展前進的潮流,是合作共贏的偉大構想,是和平發展的友誼接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後,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廣泛關注,沿線國家應者雲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到規劃、從倡議到、從布點到拓面,取得了超出預期的進度和成果。
高位謀勢布新局,關鍵落子定乾坤。廣西沿海沿江沿邊,既是我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東協國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海陸通道,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區位優勢明顯。近幾年來,我區按照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順應「一帶一路」建設新要求,堅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謀篇布局,順勢而為,應勢而動,主動作為,圍繞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具體規劃、務實舉措、重點項目,全力促進與東協全方位合作,把廣西開放發展推向了歷史新高度。廣西已從西南邊陲變成我國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從全國交通末梢成為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
兩千多年前,北海市合浦便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演變。如今,歷史發展的接力棒傳遞到了我們手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既是諄諄囑咐,更是殷切期望。全區上下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奮力寫好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
聲浪波濤越千年,風勁潮起再揚帆。廣西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必須積極打造向海經濟,加快壯大海洋產業規模,提升海洋經濟的質量效益,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區;必須在互聯互通上下功夫,加快構建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高效便捷運輸網絡,打通經濟發展的新脈絡;必須在開放合作上做文章,立足獨特區位,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全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夯實提升中國-東協開放平台,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必須在創新上有作為,鼓勵先行先試、大膽創新,蹄疾步穩推進各領域,以改革創新激發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只有邁開腳步,才能走出新路;唯有埋頭苦幹,方可成就夢想。全區上下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強化「火車頭」意識,聚焦幹事創業,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卯足幹勁往前沖,咬緊牙關打硬仗,全力推進關鍵項目落地,以看得見的成果、實打實的業績,開創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總書記蒞臨廣西視察指導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總書記對廣西的高度重視,對壯鄉人民的深厚感情,對廣大幹部群眾的親切關懷。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讓全區人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加自豪,進一步提升了精氣神,增強了自信心,鼓足了實幹勁。總書記對廣西的發展精準把脈,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我們下一步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譜寫建黨百年廣西發展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結合起來,以總書記視察廣西為強大動力,把富民興桂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要紮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深化「三去一降一補」,振興實體經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質量興桂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提升中國-東協開放平台,不斷開創經濟發展新境界。要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高附加值、高品質農產品,把現代特色農業這篇文章做好,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要紮實推進民生建設和脫貧攻堅,舉全區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做好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工作,讓全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好日子。要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要紮實建設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提高領導班子思想政治水平、專業化水平、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水平,形成既激發個人又依靠集體、既信任鼓勵又批評監督、既包容失誤又及時糾錯、既團結協作又不違原則的良好政治生態。
要紮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深化「三去一降一補」,振興實體經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質量興桂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提升中國-東協開放平台,不斷開創經濟發展新境界。要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高附加值、高品質農產品,把現代特色農業這篇文章做好,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要紮實推進民生建設和脫貧攻堅,舉全區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做好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工作,讓全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好日子。要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要紮實建設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提高領導班子思想政治水平、專業化水平、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水平,形成既激發個人又依靠集體、既信任鼓勵又批評監督、既包容失誤又及時糾錯、既團結協作又不違原則的良好政治生態。
總書記蒞臨廣西視察指導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總書記對廣西的高度重視,對壯鄉人民的深厚感情,對廣大幹部群眾的親切關懷。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讓全區人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加自豪,進一步提升了精氣神,增強了自信心,鼓足了實幹勁。總書記對廣西的發展精準把脈,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我們下一步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譜寫建黨百年廣西發展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結合起來,以總書記視察廣西為強大動力,把富民興桂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要紮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深化「三去一降一補」,振興實體經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質量興桂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提升中國-東協開放平台,不斷開創經濟發展新境界。要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著力發展高附加值、高品質農產品,把現代特色農業這篇文章做好,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要紮實推進民生建設和脫貧攻堅,舉全區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做好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工作,讓全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好日子。要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要紮實建設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提高領導班子思想政治水平、專業化水平、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水平,形成既激發個人又依靠集體、既信任鼓勵又批評監督、既包容失誤又及時糾錯、既團結協作又不違原則的良好政治生態。
要紮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深化「三去一降一補」,振興實體經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質量興桂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提升中國-東協開放平台,不斷開創經濟發展新境界。要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著力發展高附加值、高品質農產品,把現代特色農業這篇文章做好,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要紮實推進民生建設和脫貧攻堅,舉全區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做好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工作,讓全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好日子。要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要紮實建設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提高領導班子思想政治水平、專業化水平、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水平,形成既激發個人又依靠集體、既信任鼓勵又批評監督、既包容失誤又及時糾錯、既團結協作又不違原則的良好政治生態。
4月26日下午,xx總書記來到廣西柳州考察,先後看了一家63年的老牌工程機械企業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和一個近年來「新晉」的「網紅食品」產業柳州螺螄粉。從「小木耳大產業」「小黃花大產業」,到「沙縣小吃大產業」「小米粉大產業」,xx始終牽掛著發展特色產業這篇大文章。柳州人以「一碗粉」帶動了一個百億產業,將「小米粉」做成「大產業」,破解其產業發展奧秘,讓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有跡可循。
因地制宜選定「特色菜」。「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立足不同,是為特色。「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次提到「特色產業」,既是鼓勵大家多挖掘、多培育特色,也是將全國當成「一盤棋」,實現錯位協同發展。柳州不僅有螺螄粉,還有融水「五香」、柳州柑、沙田柚、滑肉腸粉、雲片糕等等,選擇螺螄粉這道「特色菜」,既考慮了方便包裝的可行性、也結合市場需求和產品價值。各地在選擇特色產業時,不能只靠「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而是要綜合考量當地「特色菜」能否走好、走寬、走出效益,做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創新思路甄選「原材料」。柳州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螺螄粉產業發展,2014年,首家袋裝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誕生;2019年,「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產業園開園;今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成立,柳州螺螄粉成為飲食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代表。短短几年時間,柳州螺螄粉從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中游的食品加工、包裝,到下游的商超、電商、物流,再到周邊的文旅體驗等,帶動了一條完整產業鏈的發展。柳州以工業化標準規範企業生產流程、把關食材供應、樹立品牌文化,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制定行業標準打造行業規範,形成產業聚集和完整的配套產業鏈,讓螺螄粉產業的發展有了品質好的「原材料」。各地在發展特色產業時,不但要講究「原材料」數量,更要保障質量,讓「特色菜」健康有賣相。
加強監管熬制「好湯底」。一碗螺螄粉,催生一座產業園。集聚區位於柳南區河西高新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內,目前已有34家螺螄粉生產及配套企業入駐,就業人員近3000人,日產螺螄粉約150萬袋。而在袋裝螺螄粉的元年2014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因缺乏行業標準導致的市場監管、政府監督不到位等帶來的質量和衛生問題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柳州以「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為發展理念,明確生產道路、提高行業准入標準,讓監管有力有效。高峰時期的80家螺螄粉電商品牌也在監管部門篩選下,陸續淘汰了一批,將美食回歸安全和美味,為螺螄粉熬制好了一鍋健康美味的「湯底」。發展產業不能只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長期健康發展,適時制定和完善行業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引路人」而非「攔路虎」,發展特色產業就要配套相適應的行業標準,保障產業發展可持續。
文化創新打響「老招牌」。「酒香也怕巷子深」,柳州螺螄粉作為一道地方特色美食,雖然早在柳州及其周邊市州已頗負盛名,但如何讓全國其他地區的消費者知曉並接受,那就不得不費一番功夫。柳州螺螄粉定位新一代年輕人,通過年輕人喜愛的主播直播帶貨、明星宣傳、區域美食地圖等方式,從螺螄粉「臭」的特色,到萬物皆可螺螄粉的營銷手段,螺螄粉從街邊美食,一步步晉升「網紅」、熱銷全球。此外,當地通過建設飲食文化博物館、文化展覽館發展工業旅遊、開發文創產品、參加國際展會等渠道擴大品牌的「吸粉」能力,深挖、外延螺螄粉文化。各地發展產業要打開思路,主動接受和利用新事物、新技術,讓「老招牌」遍布各地、煥發生機。要將產業融入生活裡面,將產業賦予文化內涵,當「產品」既有實用性、又有「文化性」,那產業發展必將源遠流長。
一碗酸辣鮮香的螺螄粉,飽含群眾智慧,將它從柳州的路邊端進全國百姓家,更彰顯這「一碗粉」的發展秘密,不僅有群眾智慧,也有黨員幹部的實幹精神。我們要傳承「一碗粉」的秘密,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和鄉村振興的推進之時,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滿漢全席」。
因地制宜選定「特色菜」。「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立足不同,是為特色。「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次提到「特色產業」,既是鼓勵大家多挖掘、多培育特色,也是將全國當成「一盤棋」,實現錯位協同發展。柳州不僅有螺螄粉,還有融水「五香」、柳州柑、沙田柚、滑肉腸粉、雲片糕等等,選擇螺螄粉這道「特色菜」,既考慮了方便包裝的可行性、也結合市場需求和產品價值。各地在選擇特色產業時,不能只靠「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而是要綜合考量當地「特色菜」能否走好、走寬、走出效益,做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創新思路甄選「原材料」。柳州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螺螄粉產業發展,2014年,首家袋裝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誕生;2019年,「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產業園開園;今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成立,柳州螺螄粉成為飲食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代表。短短几年時間,柳州螺螄粉從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中游的食品加工、包裝,到下游的商超、電商、物流,再到周邊的文旅體驗等,帶動了一條完整產業鏈的發展。柳州以工業化標準規範企業生產流程、把關食材供應、樹立品牌文化,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制定行業標準打造行業規範,形成產業聚集和完整的配套產業鏈,讓螺螄粉產業的發展有了品質好的「原材料」。各地在發展特色產業時,不但要講究「原材料」數量,更要保障質量,讓「特色菜」健康有賣相。
加強監管熬制「好湯底」。一碗螺螄粉,催生一座產業園。集聚區位於柳南區河西高新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內,目前已有34家螺螄粉生產及配套企業入駐,就業人員近3000人,日產螺螄粉約150萬袋。而在袋裝螺螄粉的元年2014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因缺乏行業標準導致的市場監管、政府監督不到位等帶來的質量和衛生問題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柳州以「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為發展理念,明確生產道路、提高行業准入標準,讓監管有力有效。高峰時期的80家螺螄粉電商品牌也在監管部門篩選下,陸續淘汰了一批,將美食回歸安全和美味,為螺螄粉熬制好了一鍋健康美味的「湯底」。發展產業不能只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長期健康發展,適時制定和完善行業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引路人」而非「攔路虎」,發展特色產業就要配套相適應的行業標準,保障產業發展可持續。
文化創新打響「老招牌」。「酒香也怕巷子深」,柳州螺螄粉作為一道地方特色美食,雖然早在柳州及其周邊市州已頗負盛名,但如何讓全國其他地區的消費者知曉並接受,那就不得不費一番功夫。柳州螺螄粉定位新一代年輕人,通過年輕人喜愛的主播直播帶貨、明星宣傳、區域美食地圖等方式,從螺螄粉「臭」的特色,到萬物皆可螺螄粉的營銷手段,螺螄粉從街邊美食,一步步晉升「網紅」、熱銷全球。此外,當地通過建設飲食文化博物館、文化展覽館發展工業旅遊、開發文創產品、參加國際展會等渠道擴大品牌的「吸粉」能力,深挖、外延螺螄粉文化。各地發展產業要打開思路,主動接受和利用新事物、新技術,讓「老招牌」遍布各地、煥發生機。要將產業融入生活裡面,將產業賦予文化內涵,當「產品」既有實用性、又有「文化性」,那產業發展必將源遠流長。
一碗酸辣鮮香的螺螄粉,飽含群眾智慧,將它從柳州的路邊端進全國百姓家,更彰顯這「一碗粉」的發展秘密,不僅有群眾智慧,也有黨員幹部的實幹精神。我們要傳承「一碗粉」的秘密,將「小食品」做成「大產業」,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和鄉村振興的推進之時,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滿漢全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