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國古代的文化與思想也是包羅萬象,很難想像,在古代科技與文明都不是非常發達的情況下,也仍然能夠創造出一個個的奇蹟,在讚嘆古人精湛的工藝、精闢的思想同時,也會佩服古人的智慧,從物質到精神的各個領域上,古人都有所涉及,可以說古人對事物的認知真的是全面發展。
「賒刀人」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陌生詞,很難理解「賒刀」二字的含義,其實這個詞沒有什麼深奧的解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可以賒賬的賣刀人」,看到這裡就讓人感到有些無稽之談了,賣刀肯定是生意人,做生意的誰願意別人賒賬呢?這是商家的大忌,可「賒刀人」偏偏就是這類人,他們有這樣另類的經營方式,追其根源還有不小的來頭?
鬼谷子我們都知道他是古代的文學大伽,他不僅是縱橫家創始人,還是一位通天徹地的奇才,因精通天道奧妙又被譽為「陰陽家」,而「賒刀人」就是鬼谷子的門徒,有了鬼谷子這一桿大旗明顯就增加了「賒刀人」的神秘性和可信度。
賒刀人的「職業」簡單也複雜,其簡單就是一個賣刀的生意人,而複雜的則是他們不收錢財,他們先說出一個「預言」作為交易的籌碼,買刀人可以把刀拿走,當預言實現時,賒刀人才會前去取錢。這個複雜的點就是他們預言的本事,這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技能」,因此這個以「預言為金」的賒刀人在當時也被稱作「卜賣」
賒刀人如此清新脫俗的「生意經」自然引起民間百姓的關注,自從有了賒刀人這個「職業」,他們就被戴上了神秘面紗出現在大街小巷,因其預言可信度較高而被傳得神乎其神,在清朝時期的史料里也曾對賒刀人的預言有過記載。
在咸豐年間,有位賒刀人出來賣刀,他賣的刀有菜刀、鐮刀、剪刀,有位老農就在賒刀人那裡賒了把菜刀,賒刀人預言:當穀子賣到18文的時候前來收金。老農對這個預言十分懷疑,當時的穀子是80文的價格,怎麼會不漲反降呢?秉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原則,老農拿著菜刀走了?
到了光緒帝的時候,穀子果然降到了18文,賒刀人一語成讖,他的預言得到了證實,不過史料上並沒有記載賒刀人有沒有去取錢。通過史實上的記載可以看出賒刀人的可信度還是挺高的,不愧是鬼谷子的門徒,預測未來的本事無異於預言家,而且他們視財錢如糞土的高大上行為更加為他們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隨著社會的發展,賒刀人已經很少出現在民眾的視野,偶爾會在民間有他們的身影出現。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有個賒刀人出現在民間,他曾預言:「羊過千,牛過萬,糧食漲到一塊半,娶個媳婦十八萬」,聽到這個預言後當時的百姓都產生了懷疑。
要知道那個時期尋常百姓的收入也就是十幾元,幾十元的都是高工資,10元的「大團結」是最大面額,直到七八十年代才有「萬元戶」這個有錢人稱號出現,顯然賒刀人預言的事情非常不靠譜。但是發展到如今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個預言已經成為了真實。
以當今的科學文明發展程度,顯然不會相信賒刀人的這個說法。現在的米價按照米質的程度可以分至少五六個價位,從兩塊多到八九塊,甚至更高的價格也有,而賒刀人所說的米價早已達到了這個價位,所以說賒刀人的「預言」並不成立,至少存在很大的「漏洞」。於是有人好奇,賒刀人如此「經營」豈不是做賠本買賣,其實他們真的不賠。
賒刀人以「預言為金」的做法其實是一種「營銷模式」,他們以預言的形式賣出的刀自然不會便宜,肯定會高出許多正常刀的價格,以百姓的購買習慣自然會形成一種對比,既然預言賒刀的價格貴,不如圖便宜直接購買好了。於是賒刀人以「半推半就」的方式賣出了菜刀,畢竟「賒刀人」這個身份還是很好用的,至少名氣大。
如果真的有人賒刀,賒刀人還是會把刀賒出,至於預言兌現時取不取錢完全看他個人的心情,也許在賒刀的過程中早已賺得缽滿盆滿,而賒出去的刀也就可有可無了。由此可見,賒刀人的可信度並不高,他們無非是抓住百姓的獵奇心理罷了。
同時,賒刀人還會進行「風險對沖」的騷操作。他們本身就是走南闖北以遊走的形式兜售刀具,南北物價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一樣的商品,他們會在一個地方說漲價,在另一個地方說降價,這樣就降低了賒刀的風險。
而拿米價作為預言,是因為米價是百姓每天都接觸的東西,並且每個地方的價格行情並不一致,賒刀人就是鑽了這個空子達到了促進銷售的目的。如何破解他們的預言很簡單,拿出手機在網絡上搜索就能知道答案。
或許在古代時賒刀人真的有一些本事,但是預言這種類似於玄學、陰陽學的本事早已失傳,不知道是科技發展逐漸破解了他們的預言,還是真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因晦澀難懂而失傳。總之,現在存在的賒刀人完全是一種「噱頭」,只不過換一種身份進行銷售罷了。
對於預言這種事物,人們始終是保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至少現代人很少有人能夠做出準確的預判,很多事物與其說是預言,倒不如說是精通心理學的一種表現罷了。
- 趣聞問答
- 答案列表
賒刀人現身湖北荊州,留下4年後的預言匆匆離去,到底能不能信[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