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的獨立性,首先表現在知識分子的邊緣性和游離性。當然,這並不是指社會的邊緣,而是專指權力的邊緣。簡單地說,就是遠離權力中心,遠離(官場)政治。知識分子不是聖師,也不是政策宣傳員,更不是三幫(幫閒幫忙幫凶)。所謂的游離態知識分子,就是超越了自己的階級利益與集團利益的視野,能從人類的福祉的視野來評價事物,並以此來判斷事物的是非取捨。從「游離態」角度上說,知識分子是一個社會裡的「喪家之狗」。「喪家狗」固然有調侃的意味,但也能說明知識分子「疏離主流邊緣化」的窘境——他們是疏離於主流文化的旁觀者和審視者,他們拒絕被收容被豢養,拒絕名利和權錢的誘惑,孤獨地遊蕩在自己的精神家園裡。他們因思考而孤獨,因正直而被打壓。但他們絕不輕看自己,他們堅守本心和真理,他們寧肯犧牲寧肯寂寞也絕不隨波逐流。
知識分子的獨立性並不是說,知識分子之間是沒有聯繫的個體。事實上,知識分子由於觀念相同,理想一致,很容易形成守護知識和真理的統一戰線,他們在與御用文人的論戰中,可能施以援手。在被權力打壓時,可能予以聲援。但是,由於所守護知識的多元性和無終極性,導致知識分子的方向選擇,不可能是單一無差別的,因而知識分子之間必然存在著「內戰」,這種「內戰」也許並不一定能接近真理,但是一定可以剔出許多謬誤。這種內戰的目的並不是為權力,而是為真理而爭,為學術而爭。這裡並沒有失敗者,只有真理的探討者和參與者。應該說,這種探討並不一定給人類帶來精神的陽光,但很可能為人類打開一扇扇關閉的窗戶。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知識分子的獨立性是什麼意思[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