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的「膾」指的是切細的肉,「炙」是指烤熟的肉,因此膾炙人口的意思是切細的肉和烤熟的肉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現在多用來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傳訟。這一成語是出自五代時期王定寶的《唐摭言》卷十:「如『水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留影,拂床琴有聲』……皆膾炙人口。」
擴展資料。
膾炙人口的用法總結。
膾炙人口在句子中一般是用作謂語或定語,感情色彩含有褒義。造句示例:
1、唐詩三百篇,篇篇都膾炙人口。
2、唐代大詩人李白和杜甫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至今還仍被人傳誦。
3、在這美不勝收的`地方,流傳著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歌。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膾炙人口的膾炙是什麼意思[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