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內蒙古一位刑警大隊長深夜跑到一偏僻小村裡,只為求一個牧羊老漢幫他破案。多年後,這個老漢竟成了全國聞名的神探,令犯罪分子聞風喪膽。
目不識丁,卻自幼練就一套絕世神功
1906年,馬玉林出生在內蒙古赤峰的一個偏遠小山村內。祖上幾代人都以放牧為生,而馬玉林自然也不例外,12歲時,他便給當地的大地主當起了小工,負責給地主家那上百頭羊放牧。
在當時,放牧是一個危險的活,除了要提防隨時偷襲的野狼,還得防著那些盜賊強盜,尤其是在這個動盪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走投無路干起了偷雞摸狗的勾當,而政府昏庸無能,這種失竊案件基本不會理會。所以一旦丟了羊,倒霉的只有放羊小童一個人,受一頓毒打不說,可能這輩子都只能給地主賣命了。
為了防止自己的羊丟失,馬玉林在緊盯著羊群的同時,還在仔細觀察、總結著經驗。雖然一本書也沒有讀過,但馬玉林的腦子卻出奇的聰明,不僅能做到過目不忘,還總結出了一套獨門絕技:「碼蹤」
他通過觀察羊的大小、肥瘦、毛色等特徵,比對它們各種形態下留下的蹄印有何區別。久而久之,馬玉林手掌往蹄印上一放,就知道羊的年齡、體重甚至是公母,只看一蹄,就能辨別羊的動向與大體的距離。所以馬玉林在放羊時,很少清點羊的數目,因為他只需在地上掃視一眼,就能知道有沒有羊走失。
村裡人漸漸知道了他的本事,家裡丟了羊都請馬玉林過來幫忙,每次尋著他指的方向去找,准能將羊找回。馬玉林也察覺出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開始研究起各種動物的腳印了,除了牛羊驢這種牲畜,馬玉林還仔細研究了狼和人的腳印,因為每年被狼咬死,被人偷走的牲畜不在少數,之前村民們對這些可惡的盜賊卻無可奈何。
但現在,馬玉林僅憑一個腳印,就可以輕鬆判斷出這個人的年齡以及高矮胖瘦,他是走是跑,藏身何處,都逃不過馬玉林的眼睛,此後村裡只要出了盜竊案,憑馬玉林一看必能破案,再後來那些盜賊再也不敢來這個村子了。
馬玉林的「神眼」村裡人有目共睹,但總有一些年輕後生認為他徒有虛名。
1950年,土地改革後,農民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再也不用給地主賣命。
有一次,村裡一對年輕兄弟丟了一隻羊,他們尋找的途中看到了正在耕地的馬玉林,早聞其名在外,兩個年輕人就上前求助馬玉林。
馬玉林跟著兄弟倆來到羊走失的地方,四處轉了一圈,卻轉頭對兄弟二人說:「這羊你們還是別要了」。他攔住兄弟二人,告訴他們抓走羊的是一隻剛產崽子的母狼,此時去追殺,必然會引來狼群圍攻。
兄弟對視了一眼,根本不相信馬玉林說的話:單憑几個肉眼都看不太清楚的蹄印,怎麼判斷得出這狼是公是母?還說什麼是剛產崽的母狼,簡直是胡說八道,分明是他找不到羊的去向,編出一套故事來嚇唬我們,好保全他的名聲?
不顧馬玉林的阻攔,兄弟二人執意去林子裡找羊去了。
馬玉林無奈,只得放下手中的農活,跑回村子裡把男人們都叫了出來,告訴他們剛剛的事情,村裡人對馬玉林的經驗深信不疑,當即點著火把就跑到林子裡救兄弟兩個。
馬玉林順著腳印很快跟到了兄弟倆附近,但此時他的心也是涼了半截:根據他的判斷,兄弟二人的位置應該跟那頭母狼的位置十分接近了,此時很有可能已經驚動了狼群。
果然再走不遠就聽到了群狼的嚎叫,緊接著有兩個黑影連滾帶爬地朝他們跑了過來,眾人一看是兄弟二人,總算鬆了一口氣。
馬玉林問他們見到那頭母狼了沒,此時的兄弟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見到了,真的是一個剛產崽的母狼,那狼群,嚇死我們了,還以為今天活不了啦。」兩人一個勁地表示後悔沒有聽馬玉林的話,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馬玉林擺了擺手:「羊是別想要了,留著命就好,趕緊回家吧」
此件事後,再也沒有人懷疑馬玉林的神通,甚至有村民懷疑他是「狐仙」下凡。
晚年從警,竟成一代神探。
1959年,赤峰市公安局接到了一起報案,當地的一家供銷社分銷店被盜,現場一片狼藉。當時也沒有什麼dna、指紋等技術,現場能掌握的只有地上兩種不同的足跡:一個赤足,一個穿鞋。但這兩個足跡出門以後就變得雜亂無章,無跡可尋了?
眼見案子毫無頭緒,警隊一位偵查員想起了馬玉林,他跟馬玉林是同村,親眼見識過馬玉林那神仙一般的能力,他立即向隊長史海濱報告,請求讓馬玉林來試一試。
史海濱聽了馬玉林的事跡,雖然覺得神奇,但也是將信將疑。不過到了這個時候,試一試總比毫無頭緒要強,於是大半夜的他帶著幾位民警就跑到了馬玉林家裡。
大半夜警察敲門,馬玉林還有點慌神,不過得知他們來意後,二話不說穿上衣服就跟著來到了案發現場。
只見馬玉林蹲在地上,也不用什麼工具,只是將手比量了一下兩種腳印,隨後便站起身來。雖然他的神態看起來胸有成竹,但一旁的史海濱卻心裡打鼓:這一個放羊的老頭真的有那麼厲害?
馬玉林微微一笑,示意大夥跟著他到屋外。他四周尋了一番,開始拿著一個樹枝圈圈畫畫:「你看這個土包,當時那個穿鞋的,就站在這裡往裡面偷窺」。隨後,馬玉林一步一個圈,叫史海濱跟他一起走。
史海濱大體知道,馬玉林這是將嫌疑人的腳印全部圈了出來,可到了大街上,已經完全看不見有什麼腳印了,馬玉林還是照圈不誤。史海濱忍不住問他原因,只見馬玉林拿樹枝點著一塊小石子說:「你看這個小石頭,上沾土下卻光滑,明顯是被那賊給踩翻過來了」
史海濱湊近一看,果然如此,不禁為馬玉林的超人眼力驚嘆。
馬玉林一步接一步,即使到了腳印真正消失的地方,他也能根據之前嫌疑人的步幅、方向推理出他下一個腳印出現的位置。就這樣,一行人來到了腳印的終點:馬玉林家隔壁的一個村子。
他先是帶著史海濱找到了膠鞋腳印所到的地方,到門口時,他卻愣了一下,搖了搖頭。轉身他又帶著史海濱去追蹤赤腳足跡了。
身後的史海濱看他突然調頭,緊張地問道:「怎麼,跟丟了嗎?」馬玉林卻苦笑了一聲:「沒事,一個也跑不了」。他告訴史海濱,光腳的這個40歲左右,身高1米7,把這個村的男人都叫出來,他自有辦法認出嫌疑人?
馬玉林找了一塊空地,在地上鋪了一層薄紗,讓村裡的男人挨個光腳走過去,而他則在一旁辨認其足跡。
這種方法在當時聞所未聞,村裡的男人都快走了一個遍了,馬玉林還是沒指出嫌疑人,史海濱有些忍不住了,他悄聲問馬玉林這方法到底行不行。沒想到馬玉林卻十分淡定:「不急,做賊心虛,他肯定在最後面呢」
果然,在最後二三人時,馬玉林上前揪住了一個40來歲的男人,大聲道:「不錯了,就是你!」男人卻大怒,大罵馬玉林冤枉好人。馬玉林卻胸有成竹:你的腳印瞞不住我,錯了,挖了我的眼睛。
可男人此時還是不肯認罪,史海濱問馬玉林道:「還有一個呢,一併抓了才好對證」。馬玉林苦笑:「就在剛剛的那個屋子裡藏著呢,另一個是個小伙子,才17歲,而且不是別人,是我一個遠房外甥。」
看著自己的舅舅帶警察找上了門,外甥滿臉羞愧,他很快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並帶著警方找到了藏匿起來的贓物。這下人證物證具在,那個中年男子再也無法抵賴了。
經過此案,史海濱對馬玉林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回到警隊就向上級彙報,想納馬玉林入警隊。但警局領導卻犯了難:如果准了,這馬玉林一個大字也不識,而且今年都50多歲了,怎麼講都不太合適。如果讓他回去接著放羊,那真是可惜了一個人才,怎麼辦呢?
最後警局上下一致決定,聘用馬玉林為追蹤員,不穿警服,也不是幹部,每月付他33塊5的工資。馬玉林欣然答應了。
名聲響徹全國,為維護正義獻出最後的光芒。
馬玉林在加入警隊時,已經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了,可馬玉林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忙碌。隨著他名氣漸大,不僅赤峰,整個內蒙古的案子都邀請他去幫忙。即使已經成了一代名探,馬玉林的生活卻一點也沒變,鄉親們丟了牛羊,他照樣跑去幫人家找,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簡樸舊衣。他參加警隊,為的不是錢財,只是想幫更多的人伸張正義。
1973年,河南安陽鐵礦銀行發生了一起特大搶劫殺人案件。當地高度重視此案,組織了近400名警力的專案組負責此案。在現場,警方提取到了一個完整的腳印,然而奇怪的是,警方根據此腳印排查了足足20天,卻一無所獲。
此時有人想到了早已名聲在外的馬玉林,此時的馬玉林已經67歲,但他還是不遠千里趕了過來。只一眼,他就判斷出了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年齡與大致體重,並且解開了警方多日來的疑惑:此人是大腳穿小鞋,故意迷惑警方的。
根據這一點,警方立即將已經排除的對象又列回了嫌疑對象,再次排查,果然發現了全新線索,最終將犯罪分子捉拿歸案。
到了晚年,馬玉林的能力愈發深不可測。他不僅能在草地、雪地、沙漠等各種環境判斷腳印,還有超出常人的記憶能力,有些腳印他一旦看過,即使過了多少年,他在火車站這種人流密集的地方,依然可以通過人的走路姿態準確的找到逃跑的嫌疑人。
馬玉林加入警局後,20年如一日,始終活躍在各案發現場。有統計,僅1969年一年,馬玉林一個人就破獲了60多起案件,占了全縣總破獲案件的三分之二。當然,多年高強度的工作,讓本就年事已高的馬玉林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
70多歲的馬玉林已經患上了肺氣腫、關節炎等惡疾,但即便如此,在病情稍好時,他還是堅持去案發現場查看腳印。
1981年,馬玉林終於支撐不住,因病離開了人世,享年75歲。
馬玉林的步伐追蹤技術,被總結編寫為了教材,至今仍被各大警校與警隊研究學習。據很多刑偵人員說,後來也有很多人學習馬老的方法成為了破案大神,但比起當年馬老的功力,卻總是遜色那麼幾分。
可見馬玉林的能力,有多麼的出神入化。上面的案例,只是馬玉林破獲幾百起案件中最經典的兩個,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為他撰寫了一部《神眼馬玉林》的小說,詳細記錄了他的傳奇一生。同時也以他為原型,拍攝了電視劇《神眼》。
寫在最後
馬玉林是當之無愧的民間高手,一代大俠。他擁有武俠小說里大俠的一切品質:能力出神入化,身懷絕世神功。一副俠義心腸,不圖回報。一生為民除害,從未停歇。離世後,仍留有餘熱,繼續造福人間。
這樣的高手、大俠,值得我們去尊敬。
最後我想說個題外話,馬玉林的前半生其實是悲苦的,生於那個混亂的年代,他沒有任何接受教育的機會,可依舊能有這般神技。如果是生於現在,憑藉馬玉林的才智,會不會成為一個超級學霸,有更高的成就呢?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你見過什麼樣的民間奇人[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