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有八個省份實行新高考(3+1+2)模式。結果出來後,大家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選歷史方向的學生吃了虧。
以湖北為例,歷史方向本科線463分,物理方向本科線397分。假設其他科目的分數相同,則物理考34分,就相當於歷史考100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有兩個原因?
一是物理比歷史難,棄物理選歷史的人很多。
二是物理方向可選的專業多,歷史方向可選的專業少。
選物理方向的人少而可選專業多,分數線自然就低。選歷史方向的人多而可選的專業少,分數張自然就高。
但是,這並不是考生的原因,而是這種模式本身存在問題。
今年這個情況,可以說是考生沒經驗、跟風盲從、扎堆選歷史造成的。那麼,明年大家有經驗了,這一幕就不會重演了。
我看,明年還會亂。說不定明年大家又扎堆選物理,史地政等傳統文科組合無人問津。最後物理方向競爭激烈,分數線水漲船高,局面又反轉過來。
所以我認為,應該在高二上學期,就將全省的考生選科數據全部統計出來,結合曆年高校專業錄取情況,形成一份大數據報告,提供給學校、學生和家長,並提出科學的選科建議,讓學生有機會修改。
考生本人也應該從自身興趣特長、職業發展規劃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跟風盲從很容易踩坑。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什麼是新高考 3+1+2[朗讀]
新高考「3+1+2」有12種組合方式!到底哪種備考難度最低?一圖看懂。
根據雲南省教育廳日前制定形成的《雲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2022年雲南省高考綜合改革,即新高考「3+1+2」模式正式啟動,此次改革將從本年度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3+1+2」模式,「3」即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指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2」指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再選科目。
考生總成績由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其中,3門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國卷;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再選科目每門滿分100分,按等級分(即a、b、c、d四個等級,d等級為不合格)計入考生總成績。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3門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及物理、化學、生物學3門科目的實驗操作測試由雲南省統一制定標準,州、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合格性考試每學年組織2次,分別安排在春季、秋季學期末,每次考試全科開考。普通高中學生首次參加省級統一組織的合格性考試時間為高一年級下學期,考試科目原則上不超過4門。選擇性考試每年組織1次,與全國統一高考同期進行,在全國統一考試結束後隨即安排進行。
改革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將依據全國統一高考成績、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擇優錄取。
「3+1+2」模式,「3」即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指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2」指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再選科目。
考生總成績由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其中,3門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國卷;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再選科目每門滿分100分,按等級分(即a、b、c、d四個等級,d等級為不合格)計入考生總成績。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3門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及物理、化學、生物學3門科目的實驗操作測試由雲南省統一制定標準,州、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合格性考試每學年組織2次,分別安排在春季、秋季學期末,每次考試全科開考。普通高中學生首次參加省級統一組織的合格性考試時間為高一年級下學期,考試科目原則上不超過4門。選擇性考試每年組織1次,與全國統一高考同期進行,在全國統一考試結束後隨即安排進行。
改革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將依據全國統一高考成績、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擇優錄取。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