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們習慣於在平地行走,而不習慣於比較陌生的運動刺激,如乘車、乘船、乘飛機時的上下顛簸和動搖不定。有的健康人,並無器質性疾病和功能障礙,在接受上述的不同方向、不同速度強烈的運動的刺激後可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噁心嘔吐等暈車、暈船、暈機的現象。這在醫學上稱運動病。這是一種生理性十分正常的反應。在強烈的刺激下不出現反應才是病理現象,即表示前庭功能已經喪失。人們脫離刺激環境後症狀可自然消失。
運動病是以頭暈、膚色蒼白、出冷汗、流涎、噁心、嘔吐、身體乏力等反應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症候群。當人們受到實際或模擬的運動刺激,對這種刺激不熟悉、不能適應,便有可能發生運動病。運動病的症狀常為進行性發展,由注意力分散、淡漠、嗜睡和胃區不適到噁心、枕部頭疼、皮膚蒼白、出冷汗、進行性發展到乾嘔和嘔吐,如不及時採取治療方案終止其發展,最後可發展為失能、身體完全衰竭。所以,運動病是一種可以引起嚴重後果的疾病。
運動病可能由預期的運動沒有出現,也可以由不熟悉的運動所誘發,而「模擬器病」和「寬銀幕電影病」的誘發刺激是由視覺上的運動刺激。
運動病可出現於每一個健康人,但個體差別很大。女性和兒童較男性和成人更易發生,2 歲以下的嬰兒極易發生。
運動病的誘因為:①半規管或耳石器單獨受到刺激;②視覺系統、聽覺系統受到相關刺激,當人們注視大的活動的視景時,可出現運動病的症狀,叫視動性運動病;③本體感受器受到新形式的直線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刺激本病;④暴露於曾經發生過運動病的相關環境中。
運動病的發病機制:本病主要由於來自各感覺系統,其中包括前庭系統的運動和定向信息,以及大腦內記憶的從前運動定向模式信息,內容上彼此不一致或相互衝突,引起運動病的發生,即所謂的「感覺衝突」或「神經不匹配」
運動病可以在停止刺激數小時至一天內自然恢復。如繼續接受刺激達 3~6 天時,由於出現中樞習服現象,病狀也可以消失。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為什麼會暈車、暈船[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