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位於胃的後面,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代謝及消化作用。暴飲暴食後或膽結石等病因引起胰管內胰酶活化,並逸脫到間質,引起胰腺自身消化的炎症。急性胰腺炎發生後,胰液外逸,胰液內含有多種消化酶,具有很強的消化作用,會使胰腺及其周圍組織遭到破壞,從而造成嚴重後果。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包括:①膽道疾病:最為常見的是膽結石,具體機理尚不太清楚;②膽道蛔蟲感染:多發生於兒童,由於蛔蟲阻塞胰管所致;③酒精性胰腺炎:酒精能刺激胃與胰腺的分泌,酒精進入十二指腸後刺激十二指腸粘膜,使十二指腸乏特乳頭充血、水腫及俄狄括約肌痙攣,其結果是使胰腺分泌的胰液排出受阻和膽汁反流入胰管而引起急性胰腺炎。另外,酒精對胰腺實質有直接損害作用,使胰管內蛋白質沉降而促使胰腺炎的發生;④藥物性胰腺炎:目前已知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藥物有三十多種,常見的有速尿、利尿酸、腎上腺皮質激素、消炎痛和降糖靈等。
由於急性胰腺炎的表現多種多樣,極易誤診,延誤治療。所以如果有膽道疾病病史、吐或便蛔蟲史或近期服用上述藥物史,尤其是在狂飲飽餐之後,突然發生中、上腹部劇烈疼痛,要考慮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急性胰腺炎時疼痛一般較劇烈,且為持續性,可伴有嘔吐和發熱,有時有腹脹感。檢查時中上腹部或略偏左有明顯的壓痛和腹肌緊張。白細胞計數上升,特異性診斷是血澱粉酶升高,如患者出現腹水,腹水中的澱粉酶亦升高,藉此可以判斷病情的輕重。
根據急性胰腺炎的病變程度,臨床上將其分為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兩型。急性水腫型胰腺炎病情較輕,發病率較高。一旦懷疑為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時最為重要的就是禁食、禁水,及時到醫院進行確診,診斷清楚後除禁食、水外,予以輸液、胃腸減壓、給予適當的抗菌素、鎮痛劑和抑制胰液分泌的藥物,必要時可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多數病例經治療可痊癒。在急性胰腺炎病例中,5%~15%病例為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病情兇險,病死率高,必須及時到醫院診治。急性胰腺炎的關鍵是預防,如及早治療膽道系統疾病和腸道蛔蟲,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暴飲暴食等。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如何早期發現急性胰腺炎[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