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推遲3~7天以內算正常,若超過10天以上,應及時就診。
月經周期是指女性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女性的月經周期,一般為28~35天,但每個女性具體周期長短受到身體激素水平、身體狀態、精神狀態等因素的影響,可有所差異。一般女性一次月經結束後,下次月經提前或延後3~7日以內,仍屬正常範圍,若超過10天,需及時就診,以排除妊娠或其他婦科系統疾病。
許多因素可引起月經周期改變,導致女性出現月經推遲,甚至閉經的症狀,如長期的精神壓抑、精神緊張、精神刺激、心理創傷等。女性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調節心理,避免出現以上不良精神狀態,以免引起月經周期紊亂。此外,女性經期受到寒冷刺激,如腹部受涼,食用冷食、冷飲等,會導致盆腔血管過度收縮,也會引起月經量減少而出現月經推遲或閉經,應引起注意。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月經推遲幾天算正常[朗讀]
月經推遲3~7天以內算正常,若超過10天以上,應及時就診。
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8天左右,大多數婦女28-30天行經一次,醫學上定義的月經周期最長是35天。但月經周期受環境、情緒、身體狀態等多種因素影響,加上個體差異較大,月經周期不盡相同,所以月經推遲一周左右都屬於正常情況。事實上,臨床研究也證實月經推遲3~7天通常都沒什麼問題,多數跟精神因素、情緒波動、環境改變等有關,極少數會因懷孕或其他婦科疾病引起。但當月經推遲超過10天時,有性生活的女性則應首先考慮懷孕的可能,如果沒有懷孕,則應去醫院就診,以排除其他疾病。
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8天左右,大多數婦女28-30天行經一次,醫學上定義的月經周期最長是35天。但月經周期受環境、情緒、身體狀態等多種因素影響,加上個體差異較大,月經周期不盡相同,所以月經推遲一周左右都屬於正常情況。事實上,臨床研究也證實月經推遲3~7天通常都沒什麼問題,多數跟精神因素、情緒波動、環境改變等有關,極少數會因懷孕或其他婦科疾病引起。但當月經推遲超過10天時,有性生活的女性則應首先考慮懷孕的可能,如果沒有懷孕,則應去醫院就診,以排除其他疾病。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