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發作時的特點對眩暈的診斷有很大的意義。它可以幫助區別病變的部位。臨床上對周圍性和中樞性眩暈有時難以鑑別,比較確切地區分二者還必須依靠其它客觀檢查。
周圍性眩暈發作多較突然劇烈,且為旋轉性,頭部改變時眩暈加劇,可伴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中樞性眩暈多緩慢出現,程度較輕微,多與頭位變化無關。一般沒有急性植物神經系統失調錶現。周圍性眩暈急性期多不超過一周,症狀緩解期多有不平衡感,且症狀越來越輕乃至最後消失。而中樞性眩暈持續時間較長,隨著時間的推移眩暈越來越重。周圍性眩暈多伴有耳鳴和聽力減退等耳蝸功能障礙,而中樞性眩暈少見。周圍性眩暈多伴有與眩暈程度一致的水平性眼震,持續時間較短。而中樞性眩暈眼震可為垂直性或旋轉性,持續時間較長。中樞性眩暈發生時,常合併其他顱神經或顱內病變的症狀,如意識障礙、頭痛,感覺和運動障礙及眼底變化、腦電圖變化等現象。
上述這些不同之處並不絕對可靠,只能做鑑別診斷的參考。正確區分周圍性和中樞性眩暈還必須結合病史、全身體檢、各種特殊檢查進行綜合判斷,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如何區別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