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到醫院看病,最常進行的化驗就是血常規化驗,在很多情況下醫生往往要求患者化驗「血象」,這就是指的血常規化驗。
血液不斷的在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循環,流經身體的各個重要器官,滲透到各組織中,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維護人體各處功能活動和內外環境的平衡,所以人體各部位稍有異常改變,都會由血液攜帶其各種相關的信息傳達出來。血細胞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血細胞數量或質量的改變可以直接或間接反應機體病理改變。血常規化驗的具體內容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及其相關參數的檢查。血常規化驗是一項基礎的化驗,在許多醫院都可以進行,並且具有不限定時間和條件,檢測方便且速度快捷,費用低廉,可以很快對身體的基本狀況有個初步了解和評價。
血常規檢查對於篩查和排除某些病因起著重要的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感冒(專業名稱是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疾病,最常見的病因是細菌或者病毒感染所致。病人多有發熱、咽喉部不適或疼痛、流鼻涕、打噴嚏、鼻堵鼻塞、咳嗽、頭痛、乏力等明顯症狀。看病時醫生往往首先要求患者作血常規檢查,看看血象(主要是白細胞)高不高。典型的細菌性感染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白細胞數量會升高;病毒性感染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白細胞數量往往不顯著增加,甚至減少。對細菌性感染需要使用各種抗菌素治療,而病毒性感染一般使用抗病毒類藥物治療。
通過血常規化驗,了解血液中各種成分質和量的變化可協助醫生判斷機體各種組織器官的病變情況,所以在許多患病未明原因的情況下都要做血常規檢查。而一些已經明確診斷或治療過程中的患者也需要經常做血常規檢查,它是觀察治療效果、繼續用藥或暫停用藥、繼續治療和停止治療、疾病復發或痊癒或惡化的常用指標。此外血常規檢查變化較快,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就會因病情的改變而出現明顯變化,往往需要反覆抽血複查,以便於臨床及時決定調整治療方案。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為何絕大部分病人去醫院看病時,醫生都要求作"血常規"檢查[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