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醫生們常常選用如下一些穴位:肺俞、太淵、脾俞、豐隆、太白、期門、太沖等(圖13~18)。手法多用平補平瀉,即進針後均勻地提插、捻轉得氣後出針。所謂「得氣」,是指行針醫生的指下有一種沉緊的反應。得氣有時也稱「針感」
同樣地,筆者建議讀者不要自己行針,要以針灸治療時,應去看針灸門診,由專門醫生來治療。
圖13太淵穴位置示意圖。
圖14脾俞位置示意圖。
圖15。
豐隆穴位置示意圖。
註:犢鼻乃外漆眼處,圖中+處是外踝前緣。
圖16。
太白穴位置示意圖。
圖17期門穴位置示意圖。
圖18太沖穴位置示意圖。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怎樣用針灸來治療內傷咳嗽[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