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怎樣對腎性貧血進行治療[朗讀]
腎性貧血的治療一直是臨床醫生頗感棘手的問題。80年代末重組人類促紅細胞生成素應用於臨床,給廣大腎性貧血患者帶來了福音。許多臨床觀察發現,經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後患者自覺症狀顯著改善,體力增強、食慾增加,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升高,許多輸血依賴者無需繼續輸血。促紅細胞生成素為劑量依賴性,有效劑量為每天50~150單位/公斤體重,靜脈或皮下注射。其使用方法可以從小劑量開始,每2~4周調整劑量,也可以從大劑量開始,當血紅蛋白達到100~120克/升時漸減量。一般血透或腹透患者起始劑量為每周100~150單位/公斤體重,可皮下或靜脈注射,透析前患者為每周100單位/公斤體重。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主要副作用有血壓增高、透析時肝素用量增大、部分患者動靜脈瘺處血栓形成、約2%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抽搐。透析療法對於腎性貧血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幫助,可能與透析治療去除了致溶血的「尿毒症毒素」和紅細胞生成抑制因子有關,尤以腹透效果為佳。部分學者認為肌肉注射雄性激素可促進紅細胞生成素的分泌和紅系幹細胞的增殖,從而改善貧血。此類藥物一般使用4周方能發生明顯效應。對於貧血嚴重的慢性腎衰患者,特別是出現了明顯的貧血症狀者如有心肌缺血或嚴重心衰者,應予以小量多次輸新鮮血改善貧血症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