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合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於一體的新興學科,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腫瘤的介入療法是在x線、ct、b超等影像技術的導向下,將特製的導管插入人體病變區,經導管進行藥物灌注、局部栓塞或引流減壓等,以達到治療腫瘤或緩解症狀的一種方法。
惡性腫瘤的介入治療分為血管性介入治療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療兩類:
第一類,惡性腫瘤血管性介入療法主要是針對腫瘤的供血動脈,即將導管插入到腫瘤的供血動脈,將抗癌藥物注射到腫瘤區,直接殺死癌細胞;或栓塞腫瘤供血動脈,阻斷腫瘤的營養供應;或施行雙介入,將抗癌藥物和栓塞劑有機結合在一起注入靶動脈,既阻斷供血,同時藥物停留於腫瘤區起到局部化療,殺死腫瘤組織的作用。
第二類,惡性腫瘤非血管性介入治療是在醫學影像設備導引下,利用各種器械,對腫瘤臟器進行診斷和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經皮穿刺直達腫瘤內進行活檢,明確診斷腫瘤或治療,治療常用腫瘤內注藥物、射頻消融或放射粒子植入,達到直接殺滅腫瘤的目的;二是通過人體與外界相通的腔道或穿刺技術對腫瘤引起的腔道狹窄或閉塞的治療,即進行管腔擴張和內支架成形術,如食管癌進行食管支架術治療,消除進食困難、恢復正常飲食。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腫瘤的介入治療是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