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為疑似及確診病例應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疑似病例應單人單間隔離治療。
確診病例可收治在同一病室。
危重症病例應儘早收入icu治療。
臥床休息,加強支持治療,保證充分熱量。
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
密切監測生命體徵、指氧飽和度等。
根據病情監測血常規、尿常規、c反應蛋白、生化指標(肝酶、心肌酶、腎功能等)、凝血功能。
必要時行動脈血氣分析,複查胸部影像學。
根據氧飽和度的變化,及時給予有效氧療措施,包括鼻 導管、面罩給氧,必要時經鼻高流量氧療、無創或有創機械通氣等。
抗病毒治療。
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成人每次 500 萬單位,加入滅菌注射用水 2毫升,每日2 次)。
可試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每次 2 粒,一日2次。
抗菌藥物治療。
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加強細菌學監測,有繼發細菌感染證據時及時應用抗菌藥物。
保證休息,飲食上熱量要充足,飲水量也要足夠。
醫生需要監測多項指標,以便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雖然目前沒有特效藥物,但要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醫生治療。
治療原則。
在對症治療的基礎上,積極防治併發症,治療基礎疾病,預防繼發感染,及時進行器官功能支持。
呼吸支持。
無創機械通氣 2 小時,病情無改善,或患者不能耐受無創通氣、氣道分泌物增多、劇烈咳嗽,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應及時過度到有創機械通氣。
有創機械通氣採取小潮氣量「肺保護性通氣策略」,降低呼吸機相關肺損傷。必要時採取俯臥位通氣、肺復張或體外膜氧合等治療。
循環支持:充分液體復甦的基礎上,改善微循環,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必要時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
其他治療措施: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內(3~5 天)使用糖皮質激素,建議劑量不超過相當於甲潑尼龍 1~2mg/(kg·d);可靜脈給予血必凈 100ml/日,每日 2 次治療;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有條件情況下可考慮恢復期血漿治療。
患者常存在焦慮恐懼情緒,應加強心理疏導。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侵犯下呼吸道,影響肺部功能,導致血液內含氧量下降。
對於重症、危重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通過自身呼吸不能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求,因而需要呼吸支持。
本病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參照下列方案進行辨證論治。
臨床表現 1:乏力伴胃腸不適。
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
臨床表現 2:乏力伴發熱。
推薦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 疏風解毒膠囊(顆粒)、防風通聖丸(顆粒)。
初期:寒濕郁肺。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或無熱,乾咳,咽干,倦怠乏力,胸悶,脘痞,或嘔惡,便溏。舌質淡或淡紅,苔白膩,脈濡。
推薦處方:蒼朮 15g、陳皮 10g、厚朴 10g、藿香 10g、草果 6g、生麻黃 6g、羌活 10g、生薑 10g、檳郎 10g
中期:疫毒閉肺。
臨床表現:身熱不退或往來寒熱,咳嗽痰少,或有黃痰,腹脹便秘。胸悶氣促,咳嗽喘憋,動則氣喘。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推薦處方:杏仁 10g、生石膏 30g、瓜蔞 30g、生大黃6g(後下)、生炙麻黃各 6g、葶藶子 10g、桃仁 10g、草果6g、檳郎 10g、蒼朮 10g
推薦中成藥:喜炎平注射劑,血必凈注射劑。
重症期:內閉外脫。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動輒氣喘或需要輔助通氣,伴神昏,煩躁,汗出肢冷,舌質紫暗,苔厚膩或燥,脈浮大無根。
推薦處方:人參 15g、黑順片 10g(先煎)、山茱萸 15g,送服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
推薦中成藥:血必凈注射液、參附註射液、生脈注射液。
恢復期:肺脾氣虛。
臨床表現:氣短、倦怠乏力、納差嘔惡、痞滿,大便無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膩。
推薦處方:法半夏 9g、陳皮 10g、黨參 15g、炙黃芪 30g、茯苓 15g、藿香 10g、砂仁 6g(後下)。
[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2020。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如何治療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