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化驗檢查;治療強調早期、聯合、適量及全程用藥。
腸結核主要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腸道而引起的特異性的慢性傳染性疾病,是肺外結核中較常見的一種。
腸結核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化驗檢查。腸結核的臨床症狀主要有腹痛、大便規律改變、腹部腫塊、全身症狀和腸外結核的表現。化驗檢查ppd 試驗陽性對診斷有參考價值;x 線鋇餐造影或結腸雙對比造影可顯示腸管激惹征、充盈缺損、腸腔狹窄;纖維結腸鏡下可見腸道炎症、潰瘍和增生性病變。
腸結核治療強調早期、聯合、適量及全程用藥,主要治療措施包括:
1.休息與營養:活動性腸結核應強調臥床休息,減少熱量消耗,改善營養,增加機體抗病能力。
2.抗結核藥物治療:一般可分長療程法與短療程法。長療程法是標準療法,全程需12-18個月;短療程法的療程縮短至6-9個月。
3.對症治療:腹痛可用顛茄、阿托品或其它抗膽鹼藥物;有貧血及維生素缺乏症表現者,對症用藥。
4.手術治療:主要限於完全性腸梗阻;或部分性腸梗阻經內科治療未見好轉者;急性腸穿孔引起糞瘺經保守治療未見改善者。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腸結核如何診斷和治療[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