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帶有血塊多發生於月經量多的時候,分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月經血呈暗紅色,除血液外,還有子宮內膜碎片、宮頸黏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月經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來自子宮內膜的大量纖維蛋白溶酶,由於纖維蛋白溶酶對纖維蛋白的溶解作用,故月經血不凝,但在出血多或速度快的情況下可出現血凝塊。所以當月經量比較多的時候,多發生在月經第2~3天時,月經血中會出現血塊,只要一次月經總量不超過80ml,屬於正常現象可不予治療。在月經期要注意保暖,注意休息,增強營養、合理飲食。
當每次月經總量大於80ml,月經會帶有血塊,這時要考慮是否有病理性原因存在,比如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瘤引起的子宮增大,子宮內膜病變,子宮內膜息肉等。還有子宮內有異物,比如上環後,也會出現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的情況,月經也會帶有血塊。另外,如果月經血鮮紅色、量比較多,要考慮子宮內膜的病變,比如子宮內膜複雜性增生過長,或者是子宮內膜癌症,建議在月經乾淨之後做b超檢查,主要了解子宮內膜的情況,還有子宮本身是否有肌瘤生長,以及盆腔是否有異常情況。根據結果再做下一步的治療,緊急情況下需要診斷性刮宮止血,予以輸液消炎,促進子宮收縮,補充凝血因子等治療。等病情穩定後再調經。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月經有血塊如何處理[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