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17.8*2.0mm斑塊是超聲科常用的一種描述方式,是指這個頸動脈斑塊的長徑17.8mm,寬徑2.0mm
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好發於頸總動脈分叉處,目前認為與老年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頸動脈斑塊的形成與動脈粥樣硬化相同,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年齡>60歲、男性、長期吸煙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
頸動脈斑塊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機制可能為:斑塊增大致頸動脈管徑狹窄引起顱內低灌注及斑塊脫落形成栓子,導致顱內動脈栓塞。臨床上,通過對頸動脈的狹窄程度及斑塊的形態學測定,來對頸動脈斑塊進行評價,判斷其危害性。
頸動脈硬化性疾病的預防,主要是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如合理飲食,限制鹽、脂肪攝入量;加強鍛鍊,控制體重;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頸動脈17.8*2.0mm斑塊是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