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於2cm而小於5cm的肝血管瘤一般不會引起嚴重危害,大於5cm血管瘤應該介入治療。
肝血管瘤是常見的肝血管的良性腫瘤,占肝良性腫瘤的5%-20%,好發於30-50歲,女性多於男性。其病因尚不明確,目前存在三種假說,簡單歸納起來大致為:①在胚胎髮育過程中,肝臟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所引起的血管畸形;②女性青春期或妊娠期等原因導致女性體內激素變化,刺激血管瘤生長;③肝內局部壞死、出血所引發的血管擴張。肝血管瘤無明顯臨床症狀,一般通過體檢才可能被發現。較大的腫物如壓迫周圍組織或器官,可引起上腹部不適、惡性嘔吐、黃疸、厭食納差等消化系統非特異性的表現。
較小的肝血管瘤一般無需治療,不會引起明顯的症狀,一般對身體也不會產生危害,肝血管瘤尚無癌變可能,可定期隨診。如血管瘤直徑大於5cm,可由於腫物較大壓迫而引起明顯臨床不適,甚至會出現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應積極給予治療。治療方式以肝動脈介入硬化栓塞治療為主,恢復快,術後無明顯併發症,可完全治癒。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肝血管瘤大於兩公分的危害是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