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藥物與結石的形成有關,主要有兩類:一是藥物的某種成分參與結石的組成;二是藥物代謝效應導致結石容易發生。
1、藥物的某種成分參與結石的組成。
1)蛋白酶抑制劑:目前已知的能夠引發泌尿繫結石的蛋白酶抑制劑包括茚地那韋、沙奎那韋、奈非那韋、安潑那韋、利托那韋及阿扎那韋。
2)氨苯蝶啶:氨苯蝶啶是一種臨床常用的保鉀利尿劑,氨苯蝶啶結石是常見的藥物性結石。
3)磺胺類藥物磺胺嘧啶、復方磺胺甲惡唑和柳氮磺砒啶能夠引發泌尿繫結石。
4)頭孢曲松易與鈣形成晶體沉澱。
5)矽酸鹽:人的矽酸鹽結石則罕見,其主要成分以抗酸劑三矽酸鎂。
6)麻黃素和愈創甘油醚:麻黃素和愈創甘油醚是植物成分提取藥。
7)環丙沙星:環丙沙星結晶形成結石,產尿素酶細菌感染和腎小管酸中毒患者在使用該藥時需慎用。
8)抗癲癇藥:苯妥英結石,另外非爾氨脂也是一種可引髮結石的抗癲癇藥物。
9)奈呋胺草酸酯:該藥中含有草酸成分,結石成分是一水草酸鈣。
2、藥物代謝效應導致結石容易發生。
1)鈣補充劑和維生素d:由於大部分泌尿繫結石屬含鈣結石,過去通常認為結石患者需要限制含鈣的攝入。
2)維生素c:由於維生素c在體內代謝為草酸,補充維生素c有可能會增加尿中草酸鈣成石風險。
3)碳酸酐酶抑制劑:乙醯唑胺、托吡酯、唑尼沙胺均屬碳酸酐酶抑制劑,易於誘發磷酸鈣類結石。
4)呋塞米可導致尿鈣升高。
5)緩瀉藥:臨床研究結果表明長期使用緩瀉藥可引發一種尿酸類結石。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哪些藥物會形成結石[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