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結石是臨床膽石症的一種,根據結石所在部位,分為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
分布於肝葉內膽管的結石稱為肝內膽管結石,沿肝內膽管分布,多為膽色素結石,呈泥沙樣結石。而膽囊內的結石稱為膽囊結石,多為膽固醇結石,成塊狀,多面形,大小不等,大多為棕褐色,或棕黃色,病程長者可充滿膽囊。位於膽總管下端的結石稱為肝外膽管結石;常為混合型結石。
膽管內形成的結石統稱為原發性肝內膽管結石,經膽道排至膽總管者稱為繼發性膽管結石。常見的症狀是上腹部疼痛,可呈脹痛或是絞痛,部分患者伴有發熱、黃疸。
b超是診斷膽管結石的首選方法,可明確大小和部位。ct能清楚地顯示出肝內膽管結石,膽管擴張及肝增大、萎縮的變化。x線膽道造影(ptc、ercp)是用於肝內膽管結石診斷的有效方法。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屬無創性檢查,不需要行十二指腸鏡即可診斷肝內、肝外膽管結石,對膽管結石有較大診斷價值。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膽管結石是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