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肩周炎以局部(肩部)取穴為主,包括手少陽經、手陽明經、手太陽經在肩部的穴位,如肩髃、肩髎、肩貞、臂臑。可遠端配穴,如陽陵泉、條口透刺承山等穴位。
肩周炎是以發生於肩關節周圍軟組織(肌肉、肌腱、筋膜、滑膜和關節囊)的無菌性炎症為基礎,表現為肩部疼痛和肩關節運動功能障礙綜合徵的一種疾病。傳統醫學認為,風寒濕邪、痰濁、瘀血、外傷均可導致肩部經絡阻滯不通而引起肩關節周圍炎。同時五十歲以上的人群易肝腎不足、氣血虧虛,也易患肩周炎。
針灸治療肩周炎以通經活絡、舒筋止痛為基本原則。針對肩前外部疼痛,可針刺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三間等穴位;針對肩外側部疼痛,可針刺肩髎、手三里、外關、中渚穴;針對肩後部疼痛,可針刺肩貞、臑俞、後溪、天宗;針對肩前部疼痛,可針刺肩前、中府穴、手三里、尺澤、列缺、合谷。在進行針灸治療的期間,應當配合肩關節功能鍛鍊,注意肩部防寒保暖,以促進肩關節活動功能的恢復。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針灸治療前,應當去正規醫院明確診斷,排除肩關節結核、心肺疾病等引起肩部疼痛的疾病。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肩周炎針灸部位有哪些[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