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術後,根據不同的手術方式,複查手段也有所差異:
主動脈夾層是指主動脈管壁內膜撕裂,動脈管腔內的血液從內膜破口處進入內膜下,形成了主動脈管腔內的雙腔結構,原先的血管腔為真腔,內膜下層的血流為假腔。大多數主動脈夾層均有高血壓病史,發作時偶爾有夾層區域的疼痛,累及心血管者可能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症狀甚至猝死風險,而累及內臟動脈和肢體動脈者會出現臟器和肢體缺血症狀。一旦發現主動脈夾層應當儘早前往醫院治療,需要手術者需要儘早完善手術。目前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開刀切除累及的主動脈並用人造血管替代病變,有條件者可以使用微創的方式使用覆膜支架覆蓋夾層破口。
手術方式不同,複查的類型有一些差別,但都需要常規複查血液常規、生化、凝血指標,完善超聲心動或經食管超聲,必須注意的是務必在術後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年後複查主動脈cta,對於介入治療手術患者為了更細緻的了解支架位置和形態,有時候需要完善主動脈造影。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主動脈夾層術後複查項目有哪些[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