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號是 湘西土家族一種獨具風格的吹奏樂器,系由土家族遠古先民狩獵和征戰的號角演變而來,是土家族巫師「梯瑪」使用的宗教祭器,用水牛角製成。
很早以前系用於戰爭的信號,後來成為「梯瑪」行法事的神具。「梯瑪」祭祀時,用牛角呼喚鬼神。牛角一吹,告訴山神野鬼法事已經開始,要他們聚集法堂等候「梯瑪」的安排。吹者要有一定氣量和技能,才能吹得氣勢雄壯,氣氛森嚴。
在土家族歌舞活動中,吹牛角是不可缺少的民族器樂,跳擺手舞、八寶銅鈴舞時,都要有牛角號聲助陣興勢。土家牛角號曲牌有《高聲唔哩》《低音晤哩》《快唔哩》《慢唔哩》等。吹奏時,一曲分兩口氣吹完,需掌握一定的氣息技巧方可吹得深沉雄渾,震山撼谷。選用牛角製作樂器時很是講究。水牛角,要挑「龍門角」,而不選「銅鑼角」。「龍門角」其形,角根較直,角中偏彎,角尖由彎而直,角根與角尖幾成直角。這種牛角吹奏起來,在靜謐的山寨中,音色格外洪亮、鏗鏘,撼人心魄。此外還有「玉皇角」「老君角」之分。吹「玉皇角」要吹出很多急拐,上等的「玉皇角」能吹達三十六拐。吹「老君角」講究氣量氣息控制,一般須選用水沙牛(雌水牛)的龍門角才能吹出悠揚的角聲。吹牛角號的情景如下圖所示。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湘西土家族牛角號由什麼演變而來?有什麼歷史傳說[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