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坪鎮建於北宋熙寧年間,背靠辰山,面臨資江,是安化黑茶加工和輸出的重要商埠,南方茶馬古道的策源地。這個因茶而興的小集鎮,是歷史上資江下游第一個商埠重鎮。這裡曾是萬里茶馬古道的南方起點,從這裡源源運出的安化黑茶名揚天下。
據可靠記載,清未民初,「茶市斯為盛,兩岸人煙稠」的黃沙坪,已聚集了至少五十家茶行,差不多全國所有的大茶號都有分莊設在此處。南至廣州,北上漢口,運茶的船舶往來絡繹不絕。山西、陝西、甘肅人南下在此生根,福建、廣東人越南嶺北上而來,僅僅1平方多公里的面積里聚集了4萬多常駐人口,一到採茶季節,流動人口達8萬多人。民國時期更有「小南京」之稱。
安化於北宋神宗年間置縣,但早在唐代,境內所產渠江薄片就已成為貢茶。五代時毛文錫《茶譜》記載:「潭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烹之無滓也」。由此可見,安化種茶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宋代因需要茶葉與西北民族換馬,朝廷在縣境設「博易場」(茶市);元朝時,安化所產「雲霧茶」、「芙蓉茶」馳名中外。明代,安化的茶產量居全省第一,朝廷以安化黑茶為官茶運陝甘茶馬司換馬。清朝則紅茶大盛,安化以「湖紅」的產銷名滿天下。而民國24年湖南《民國日報》記載:安化為全國產茶極富之區,歲入總額在50萬(銀元)以上。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益陽黃沙坪古鎮好玩嗎?黃沙坪古鎮有多少年的歷史[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