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黃土的成因有三種:
⑴風成,一般由風力搬運堆積形成的黃土分布在沙漠外圍。
⑵水成(河流階地黃土)。
⑶殘積說(風化殼母質上發育而來)。
關於黃土高原上黃土的來源,科學家曾提出多種假設,其中,「風成說」得到廣泛支持,即認為其黃土物質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
「風成說」提出如下證據。
①不管地表起伏狀況,黃土覆蓋的厚度是差不多的。
②黃土高原自西北向東南,黃土的顆粒越來越細。
③黃土的礦物成分與所堆積的基岩的礦物種類極不相同,卻與中亞、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礦物成分相同。
④黃土中有隨地形起伏的多層古土壤。
此外,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聶軍勝與蘭州大學教授潘保田、南京大學教授鹿化煜及國外團隊合作,比較了黃河、黃土、中亞沙漠沉積物的地球化學性質,發現黃河從青藏高原搬運來的物質大部分沒有到達中游,反而沉積在銀川—河套地區,並被冬季風搬運到了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這一結果表明,青藏高原東北部剝蝕的物質並沒有被黃河運輸到海洋,而是儲存在黃土高原和沙漠地區。
可以說黃土高原和黃土層的沉積是具有水源、風源、風化源、沙丘源等等沉積相組成的。
(綜合自中國科學報等)。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那麼厚的黃土從哪裡來[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