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誰呢?「建安七子」是指東漢末漢獻帝建安年間七位著名文人: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因其皆曾居鄴城(今河北臨漳),亦稱「鄴中七子」
不過,現代人對「建安七子」的生平事跡,除少數人,如孔融、陳琳外,大多茫然無知了。他們善作文,文采有名於當時及後世。他們後來或被殺,或染疾早逝。他們的作品也大多散佚,僅有後世輯本。孔融的事跡很多,可是最為大眾熟知的,可能是我們小時候聽到的「孔融讓梨」的道德倫理故事。
在建安前期征戰頻繁的擾攘亂世中,「建安七子」以或酣暢淋漓,或義正詞嚴,或恣肆無極的筆鋒,給這亂世,增添了一抹濃郁的文采。
建安七子的創作風格。
「七子」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們與「三曹」一起,構成建安作家的主力軍。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七子」的創作各有個性,各有獨特的風貌。孔融長於奏議散文,作品體氣高妙。王粲詩、賦、散文號稱「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強。劉楨擅長詩歌,所作氣勢高峻,格調蒼涼。陳琳、阮瑀,以章表書記聞名當時,在詩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
其風格的差異在於陳琳比較剛勁有力,阮瑀比較自然暢達。徐幹詩、賦皆能,文筆細膩、體氣舒緩。應瑒亦能詩、賦,其作品和諧而多文采。「七子」的創作風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這也就是建安文學的時代風格。這種時代風格的具體內容及其形成原因,便是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中所說的:「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
- 健康問答
- 答案列表
建安七子是誰[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