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在每年的4月下旬開始交尾,5至8月為產卵期,每年產卵分三至四次完成,每次一穴產卵5至7枚。烏龜,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龜科,是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是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烏龜身上長有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除海龜和鱷龜)。大多數龜均為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中國各地幾乎均有烏龜分布,但以長江中下游各省的產量較高,廣西,山東各地也都有出產,尤以桂東南、桂南等地數量較多,國外主要分布於日本、巴西和朝鮮。形態特徵:雄性背甲長94至168毫米,寬6。
3、2至105毫米;雌性背甲長7。
3、1至170毫米,寬52至1。
1。
6、5毫米。頭中等大小,頭寬約為背甲寬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頭頂前部平滑,後部被以多邊形的細粒狀小鱗,吻短,端部略微超出下顎,並向內側下方斜切,上喙邊緣平直或中間部微凹,鼓膜明顯。背甲較平扁,有3條縱棱,雄性成體棱弱,頸盾小,略呈梯形,後緣較寬;椎盾5枚,第一枚五邊形,寬長相等或長略大於寬,第二至第四枚六邊形,寬大於長;肋盾4枚,較之相鄰椎盾略寬或等寬;緣盾11對;臀盾1對,呈矩形。背甲盾片常有分裂或畸型,致使盾片數超過正常數目。甲橋明顯,具腋盾和胯盾,腋盾的大小變異殊大,腹甲平坦,幾與背甲等長,前緣平截略向上翹,後緣缺刻較深,前寬後窄;雄性腹甲的後中部略凹;喉盾近三角形;肱盾外緣較長,似呈楔形,四肢略扁平,前臂及掌跖部有橫列大鱗;指、趾間均全蹼,具爪,尾較短小。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烏龜下蛋下幾天幾個[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