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色袈裟,紫色之袈裟或上衣也,是非佛制之色,乃賜僧之紫衣,始於唐之法朗等,僧史略下曰:按唐書,則天朝有僧法朗等,重譯大雲經,陳符命言,則天是彌勒下生,為閻浮提主,唐氏合微,故由之革命稱周,法朗薛懷義九人並封縣公,賜物有差,皆賜紫袈娑金龜袋,其大雲經頒於天下寺,各藏一本,令高座講說,賜紫自此始也。
2、紫色衣服,南朝梁任?《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之二:昔紫衣賤服,猶化齊風,元薩都剌《秋詞》:清夜宮車出建章,紫衣小隊兩三行。
3、古代公服,春秋戰國時國君服用紫,南北朝以後,紫衣為貴官公服,故有朱紫、金紫之稱,見《新唐書・車服志》、《宋史・輿服志五》。
4、借指貴官,清薛福成《庸毖筆記・軼聞・鬼神默護吉壤》:吳塘山,濱臨太湖,兩峰夾中,為吾錫形勝之地,謂之吳塘門,《鈐記》有云:吳塘東,吳塘西,玉兔對金雞,代代出紫衣。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古語裡紫衣有什麼含義[朗讀]
加入收藏